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极品小渔夫季小爵爷笔趣阁 > 第六百五十章 史上最牛烟灰缸(第2页)

第六百五十章 史上最牛烟灰缸(第2页)

“后母戊鼎?”萧鹏摇了摇头:“我只听说过司母戊鼎。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王馆长摇摇头:“萧老板,世界上只有后母戊鼎,没有司母戊鼎。”

萧鹏愣了:“王馆长,你可别逗我,我上学时候历史学的可是很好的,我记得很清楚,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都是咱们华夏的十大传世国宝之一,你怎么能说没有司母戊鼎呢。”

王馆长叹口气说道:“这就不得不说一个一流文学家,二流历史学家,三流考古学家的人了。”

萧鹏好奇:“谁啊?”

王馆长道:“郭沫若,你总该听说过吧?”

萧鹏点头:“这肯定知道啊,管他什么事?”

王馆长抽口烟,缓缓说道:“郭沫若可是考古界的‘疯狂大人’,一辈子心心念念的就是挖开各种各样的墓,美其名曰‘要让老祖宗的东西重见天日’,可是他却忽略了最关键的事情,那就是保护,在不能做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的发掘,那都是变相的毁灭。”

“而且普通的古墓根本满足不了他的胃口,一心要挖帝陵,终于在他的各种周旋下,上面同意了,于是郭沫若打算先从明十三陵中朱棣的陵墓下手,奈何找不到出口,转而去挖了万历的陵墓。”

说到这里,王馆长脸上露出痛苦之色,继续说道:“最后由于没有经验,陵墓里一切精美器物都氧化在空气里了,根本没有来得及保存下来,这次的发掘除了毁了一座帝陵以外,其它什么也没有得到。可怜万历的陵墓,清朝入关都没动明朝帝陵,最后却毁在自己人手里。不过也幸亏因为这件事,上面下了一道死命令,永远不能再动帝陵。不然不知道现在那些帝陵让他挖成什么样了。”

萧鹏耸耸肩:“那个年代,总会有人被一腔热血蒙蔽了双眼,那这和司母戊鼎有什么关系?”

王馆长笑道:“那叫后母戊鼎,不是‘司’,商朝的铭文都是反着刻的,后的意思就是王后的意思,表明了墓主人的身份。但是当时担任华夏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亲自跑去考证的,看到鼎上的字,直接将那鼎命名为司母戊鼎了,一叫叫了几十年。”

萧鹏听后也笑了:“难怪我们上学时候学的都是司母戊鼎,老师也从来没有解释过这名字的意思,感情他们也解释不出来,原本就是错的!编出来个自圆其说的解释?”

王馆长点头:“考古不只是挖掘,更不是草率的随便命名,没有合适的保护措施,没有保护的能力之前,还是什么也不做的好。”

萧鹏同意王馆长的看法:“那这个小东西和后母戊鼎有什么关系?哦,别说,让你这么一说两个还真挺像,都是方方正正的。”

王馆长瞪了一眼萧鹏:“岂止是挺像!这是后母戊鼎的模板!说白了就是先做出个模型,让商王武丁瞅瞅,武丁点头同意了,才做的大后母戊鼎!”

萧鹏听了王馆长的话,倒也愣了:“王馆长,你别说好听的话来逗我好吧,照你的说法,我这个烟灰缸也是个国宝了?”

王馆长道:“我倒是想逗逗你,可是在这样的国宝面前我可真不能隐瞒什么,免得你一直拿它当烟灰缸。你看这里。”王馆长指着小方鼎上的几道竖纹说道:“这不是装饰,这是陶范法铸造工艺的留下的工艺痕迹,叫做‘范线’,只有商周时期,制作青铜器采用陶范法铸造工艺,商周之后,青铜器铸造工艺是失蜡法,两者截然不同。”

萧鹏听了一头雾水,什么失蜡法?什么陶范法?虽说萧鹏继承了很多古时的知识传承,可是真没有这青铜器铸造的知识。

看着萧鹏的表情,王馆长解释道:“失蜡法又叫熔模法,就是说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再用别的耐火材料敷成外范,加热烘烤后,蜂蜡全部融化流失,铸模变成空壳,再把青铜溶液灌入其内,等它冷却后,就能形成器物的样子了。从春秋战国时期到今天,失蜡法仍然是常用的青铜铸造技法。国宝‘曾侯乙尊盘’用的就是失蜡法浇筑的青铜器。”

“那陶范法呢?”萧鹏问道。

王馆长道:“陶范法是现在起的名字,那时候应该叫合范法,就是用泥做好‘范’和‘模’浇筑青铜溶液,等到冷却后打碎‘外范’,掏出‘内范’,使青铜器成型,这种做法制作的模和范只能用一次。而且这种做法,青铜器会留下很多工艺痕迹,比如说这‘范线’,由于‘外范’是分成多块的,在‘合范’的时候,各‘外范’之间都会留有小缝,所以青铜器表面会留有‘范线’,一般器物铸造后需要经过打磨,但是花纹多的地方和器底一般都不打磨,所以会留下范线。而且陶范法还有垫片、气泡。铸疣等特点,还有器身残存当年的范土无法清理。这都能证明你这件小方鼎,采用的正是当年的陶范工艺。”

萧鹏听后直勾勾的看着自己的‘烟灰缸’,半晌后才说道:“靠,感情我一直拿着国宝当烟灰缸呢?”

王馆长白了他一眼:“你以为呢?萧老板,你这里别的我先不说,你这烟灰缸,绝对是史上最牛烟灰缸!没有之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