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地是正位。
好了,这个里头一共分五十几位,等于是五十几层次,我们还在门口没进来,十信都不够。不要才学了几天佛就“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傲慢起来了,那是释迦牟尼佛,不是你。
要想亲近善知识有一个条件,要心净。
但你的心不净,不是上面所说的“质直心”,是说你的心都有所夹带。
好像很多人学佛打坐,目的是身体好,那你去吃药去运动不更好吗?
动机不对,有所夹带,认识不清,做不到心净。
怎么样叫净心?
就是善念不起,恶念也不生,念念清净,念念在空,修净与空的三昧,引起自心欢喜。
我常说你们不要成天绷紧着脸,要学中国的弥勒菩萨像,一脸笑容。
有一副对子最好的,你不要只把它当文学,它就是佛法,“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你做得到吗?
“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我们就可笑啊!
讲什么《维摩诘经》啊!
道家也有两句话值得参考:“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每天都是欢喜的,自然阳气充满。
你纵然好像是起了欢喜心,只是凡夫的欢喜心,是亲近不了善知识的。
在心境中有充满法喜的欢喜心境界,才可以随时随地接触善知识、亲近圣贤。
很多同道修法、拜佛修持很久,好像诸佛菩萨都没有感应。
当然不会有感应,因为你没有做到心净的关心。
就是子女向父母亲讨点钱,也得说几句好听的。
俗话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嘛!
这虽是笑话,但是我们自己反省,一天之中能有几分钟几秒钟,对佛法起了欢喜恭敬心?
没有吧!可能在家人反而比专门修行的人还恭敬一点,为什么?
在家人是用做生意的心理嘛!
他忙了一天然后烧枝香,那一下是很诚心的,要发财、儿女好……
我要是菩萨就不理他,本钱花得太少了嘛!用不敬的心理来求感应是行不通的。
“不憎恶人,起调伏心。”学菩萨道的人,上要亲近善知识,下要“不憎恶人,起调伏心”。
对坏人也要慈悲他,怜悯他,即使这个人真正不好,也不要憎恨他。
学佛不是要度一切众生吗?善人固然要度,恶人更要度了。
好人要爱护,不好的人更值得怜悯。
调,是协调,伏是降伏,使他转成善心。
你看在大丛林下,佛菩萨的莲花座下是些什么人在呢?
当然它是表法,都是些金刚、饿鬼、死尸、毒蛇,尤其是密宗的画像更是如此,莲花宝座都靠它们扛的。
万一我成佛了,这可是假定这么说的,我都不忍心让你们这些弱不禁风的善人来扛莲花座,我就需要他们这群很勇猛很坏的来扛。
你看佛像就懂了,就悟道了,因为世界上有坏人,所以要佛来教化他们。
没有坏人,要他来成佛干嘛?
要了解这个精神,佛菩萨的宝座下面都是恶鬼扛住的,决不是善人来背的,你们善男子善女人还是回去吃饭,打坐睡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