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天边逐渐坠入海面的火红太阳,方辰陷入回忆之中。
外汇紧缺这件事,几乎贯穿整个华夏的发展史,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华夏对于外汇的使用,简直已经到了锱铢必较,一美分已经不是掰成两瓣花,简直是掰成了八瓣花的地步才对。
没办法,华夏既然想要发展,那就少不得跟国外交流,就少不得要用外汇。
他到现在都记得,他上大学的时候,他们系主任为获得一份外国最新期刊而愁眉不展。
那时候,华夏各学术界想要获得成长,最好的办法就是购买国外期刊,从中吸取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和科学发展指导方向。
甚至在那个时候,这种期刊别说对于他们了,就是对于那些教授,也宛若武林秘籍一般的存在。
因为谁掌握一本国外期刊,就意味着谁有可能将人家国外的先进技术,按图索骥的复刻出来,这种行为在当时被美曰其名为“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这是可以再洋洋洒洒发表一篇国内期刊,甚至获得各种各样的奖项,为自己评上更高的职称,增加有力的一笔功绩。
在这种情况下,期刊的重要性自然就不言而喻。
没办法,谁让国内科学技术跟国外之间相差太大了,人家随随便便漏出来一点,就足够华夏的科研人员吃撑。
但堂堂北邮,国内知名大学,并且还是王牌院系的系主任,居然会为了一份期刊而发愁成这模样,以现在的观念来看,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可当时,还真是如此。
因为那时候,别说一个系了,整个北邮都没有外汇。
全校一年有可能上级只批下来一二十万的外汇使用权,就这点钱不但要买期刊,还要买各种各样的实验设备,试剂,并且还有支付一些出国学习老师的费用,哪够啊!
传闻中,最后还是系主任拿了两千块钱,从黑市上换了两百美元的外汇,这才算是把这本期刊给买下来了。
当年,好像系里面还有老师根据这本期刊作出了成功,获得了燕京市的奖项。
颁奖的时候,系主任脸上都快笑开花了。
这还只是华夏外汇紧缺的一个缩影而已,毕竟引进国外技术、设备、购买国外的铁、铜等自然资源、出国考察学习等等,哪个不需要外汇?
而且因为外汇紧缺的缘故,当时即便是安排出国考察学习时,会给一定的外汇用于在国外的花销。
但人们,往往宁愿自己吃清水煮挂面,也要将这笔钱省下来,然后购买一些国外时兴的收音机、电视机、手表等等。
他们都是选择在国外付款,等回国之后,再到友谊商店取货,有高调点的则是直接寄到家里面去。
但即便已经节省成这模样,华夏每年的外汇基本上都是入不敷出,甚至有些年份窟窿大了,还要朱院长他们出面问一些国际银行借贷。
可以说,就华夏外汇紧缺的情况,已然能写成一部华夏发展的血泪史了。
也就是这些年,华夏发展迅速,每年能有个一两百亿美元的外汇结余,这才算是攒下来了点外汇。
所以,无论如何,方辰也不能将这些外汇有所损失,甚至他还要主动创造条件,让这些外汇大赚一笔。
也正是因为外汇储备对于华夏的重要性,所以索罗斯也不会认为华夏会有勇气将外汇储备拿出来。
当然了,国内和香江的外汇储备不能动,他方辰这三百亿美元是可以现在就用来救市的。
可问题是,凭什么?
他为什么要为香江股民的贪婪卖单?
为什么要托住市场,好让这些股民们先走?
当圣贤也没有这么当的。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十个大字,所有的股民都是很清楚的,那既然在清楚的情况下,他们还选择进入到股市中,那自然应该由他们来承担股市中的风险。
总不能说,挣钱是股民的,赔钱是他的?
且不说他不能这么做,就算是他这么做了,就他这点钱,又能顶得了什么事?能让几个股民跑出来?
而且谁有能确定,这些股民跑出来之后,会不再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