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在修补农具,还有的在挑选良种。
有着急的人家已经赶着牛,扶着犁下了地,先翻地,等太阳出来晒晒。
这里气候不够暖,不适合做棉花。
旱田通常会种下小麦,玉米,大豆,或者用来榨油的花生,油菜等。
水田主要就是种上水稻。
在村子里尤为显眼的秦明家的大院子里,也不例外。
他们早早地起床,秦奋和父亲一起检查耕具,确保它们在春耕时能正常使用。
田冬竹许三丫秦兰兰几个女人则在厨房里忙碌着,为家人准备丰盛的早餐。
孩子们还没起床,秦明已经在村里的大路上晨跑了半个时辰。
村里的老人们又聚到村口,互相交流着春耕的经验,秦明也过去听着。
老人们毫不藏私,侃侃而谈,如何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如何合理施肥,如何预防病虫害。
这些经验是秦家村世代相传的智慧,也是村民们春耕的重要指导。
听完老人们总结出来的经验,秦明又跑步回家。
孩子们也该起床了,春天是个勤劳的季节!
今天秦奋他们没打算去城里摆摊,他们家地不多,春耕也就几天的事,还是不打算请人帮忙了。
吃过早饭,秦奋和秦老三就一个牵着牛,一个扛着犁去到自家地里。
以前家里没牛的时候,要么等着别人家的牛忙完借来一用。
等不及就靠人拉着犁耕地,那样不仅人累的不行,犁出来的地也不够深,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大哥和父亲走在前面,秦明和许三丫秦兰兰她们也空着手紧随其后。
到了地里,秦老三将小麦种和肥料从牛背上取了下来,看向自已田地。
这块地两天前就让他大伯给翻过一遍,晒了两天,现在看起来潮湿松软。
阳光洒在大地上,微风轻拂着秦家村的田野。
秦奋专注地驾驶着犁,犁过的土地留下了一道道整齐的沟痕。
牛儿在秦老三的驱赶下,稳步前行,犁出的泥土散发着清新的气息。
许三丫和秦兰兰小心翼翼地撒着小麦种,她们的动作轻盈协调,确保每一粒种子都均匀地落在犁沟里。
秦明则跟在后面,仔细地撒着肥料,为小麦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一家人配合默契,不慌不忙,引得周边地里的人驻足观看。
还有人向他们家借牛耕地,秦老三也没拒绝,只是说他大哥二哥已经预约了,要预约得排后。
随着太阳在天空从东往西,田地渐渐被种满。
秦奋停下犁,轻轻拍了拍牛儿的背,感谢它的辛勤付出。
一家人望着自已亲手种下麦地,脸上充满笑意。
秦家村的春耕就这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一个村民都在为美好的生活努力着。
这块土地见证了他们的勤劳与坚持,也孕育着他们的梦想和希望。
种完小麦,又到水稻。
水稻先要育苗,选择健康的水稻种子,并将其浸泡在水中一段时间,以促进发芽。
然后,将发芽的种子撒在专门的育苗盘中,覆盖一层薄土,并提供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以帮助幼苗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