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秦明提出在贴告示的旁边,贴上招工和招人的告示,促进信息流通,让许多进城找临工的村民更加便捷,后来竟然形成了人才市场的格局。
两人继续谈论着街道卫生方面的改善,秦明不时提出自已的见解和建议。
曹监事则认真倾听,不时点头表示赞同,还要用小本本记录下来,之后还对秦明说道:
“秦公子是抽水马桶设计者,我也一并上报了,到时有遇到阻碍之处可能还要咨询秦公子。”
秦明点头表示赞同,并说道:“曹监事所言极是。抽水马桶的设计和实施,确实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若有需要,我随时愿意提供协助和咨询。”
曹监事再次点头,决定将秦明的建议和意见整理成详细的报告,上报给县令。
谈完正事,刚好店小二送来酒肆的招牌菜,秦明从背篓里拿出白酒,两人边喝边聊。
都说酒逢知已千杯少,几杯酒下肚,两人自然而然就换了称呼。
曹监事已经有些微醺,拍着桌子笑道:“秦老弟,你这酒真好喝,我老曹喝了这么多年的酒,你这酒当属第一!”
还伸出大拇指,眼中满是赞赏。
秦明微微一笑,似想到了什么:“曹兄妙赞,小弟有酒,曹兄有故事吗?”
曹监事一愣,随即放声大笑:“哈哈,秦老弟真是快人快语。好,既然你想听,那我就给你讲讲我老曹的故事。”
他放下酒杯,眼中闪烁着回忆的光芒:“想当年,我老曹还是个街头孤儿,没爹没娘,无依无靠。
那时的我,就像一只流浪的狗,为了活下去,四处寻找残羹剩饭。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我的恩公。”
曹监事说到这里,眼中闪过感激:“恩公当年就是从事我现在这个位置,那时我饿的没办法,偷一家包子铺里的包子,被店老板抓住,送去他那。
恩公叹了口气,并没有将我送官,而是将我带去他家,给我吃穿,条件是要我帮着照看他的家人。
恩公有一个常年患病的夫人,和一个生来就有腿疾的女儿,说是腿疾,也就是走路有点跛脚。
到了这个家我努力干活,做苦力,摆地摊,帮人跑腿送信,只要有钱得,再苦再累我也不皱一下眉头。
有了我的加入,恩公家日子开始好了起来,然而,生活并不总是如人所愿。
恩公一次巡街时,遇到有歹人抢摊贩钱盒子,恩公去追的时候被歹人捅了一刀,血流不止。
恩公弥留之际,将他家托付给我,让我娶他那个跛脚的女儿,我流着泪答应了。
怎么会不答应呢,没有恩公,我可能早就不在这个人世了。
后来,恩公因公去世,我作为他的女婿,补了缺,成了一名小吏,用了几年时间爬到恩公当年这个位置。”
秦明静静的聆听,在曹监事情绪低落的时候,与他碰杯饮酒。
曹监事讲述完往事,似乎卸下了心头一块大石,笑着拍了拍秦明的肩膀。
说道:“现在日子好过了,我们也有了一儿一女,下次咱哥俩也别来酒肆喝酒了,太贵,去我家,让你嫂子炒两个菜就够了。”
秦明点点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