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人生一串第一季全集免费 > 第一百六十二章 变化很快(第1页)

第一百六十二章 变化很快(第1页)

冬子越来越看不懂了,事情变化超出所有人的设计与预期。今天这个社会里,所有教科书,都写出如此快速的篇章。

就拿身边的小夏与冯警官来说吧,他们已经单独约会好几次了。冬子以为,下一个夏天,也许是他们进入热恋的时期。谁知道,两一起手拉手出现在冬子办公室的时候,冬子还是觉得意外。

小夏穿着一个带着貂皮围脖的呢子大衣,整个人像一个公主。

“好不好看?”她调皮地问着冬子。

“你穿什么都好看,毕竟条件硬。”

小夏嘻嘻地笑,给冯警官递了个眼色。“看吧,你得向冬哥多学学,人家就会说话。”她转过头,对冬子说到:“他出差到上海,给我买的,莫说,还算合身。”

冬子明白,小夏穿上这衣服后,就表明,他们的关系已经确定了。“当然,人家冯警官,看人一眼,就明白尺码,这个眼光,专业的。”

冯警官把一提东西塞到冬子的怀里:“莫笑我了,没忘你,对不对?”

这是一包南美进口的咖啡豆,他从上海的专卖店带给冬子的。这一次,小夏是专程到冯警官家,拜访冯警官的父母,这说明,他们的关系,已经向进入婚姻方向发展。当然,小夏再有几个月,也要到一所著名的中学,当老师了。老师配警官,中产配中产,男的英俊有才,女的漂亮多艺,这一双俊男美女,才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

“那冯哥,你没到小夏家里去?”

“当然去了,那最难的一关,已经过了。”冯警官有些得意。

“还说,你吓得跟个啥似的,冬天了,满头是汗。”小夏揭穿了冯警官的面目。

“哟,胆大心细的警官,还有怕的时候?”

冯警官还真不好解释,小夏说到:“你是不知道,我爸虽然是公务员,但自称为知识分子。小冯过去的时候,他象是考学生一样,考了他好多问题,幸亏他还有些准备。”

原来,小夏的父亲,还真是有些知识背景的。他原来也是陕西师范大学毕业的,女儿读那所学校,也是他的建议。他是学历史的,对人文传统比较有情结。一个八十年代参加高考并考入这种学校的人,在当时,是社会上少数的知识精英。尽管自己已经当了干部,但知识的底蕴,才是他自己的骄傲。

冬子一边磨咖啡豆,一边听他们的故事,整个屋子,温暖的故事加上咖啡的香味,让环境变得美好起来。

小夏把父亲的偏好,早就给冯警官提醒了。冯警官也作了些准备,什么唐诗三百首,白话文史记故事,什么宋词汉赋之类的,突击了两个星期,觉得肚子有些货了,就决定上门赶考。

夏处长并非以自己的职业收入和社会地位而骄傲,他认为自己要坚持的最大原则是诗书传家,这是老一派知识分子的内心骄傲。

他开口就问冯警官,平时喜欢看什么书,但专业书除外。冯警官投其所好,答到,喜欢传统文化的东西。因为他前段时间的恶补,自觉心里还有底气。

对方说到:“一个中国人,唐诗宋词是基本的,这个我不问你,估计你也知道一些。我想问,你喜欢看古文吧?”

冯警官心想:幸亏前些天,抱着《古文观止》突击了一下,要不然,凶多吉少。“看也看些,都只是大致了解,不专业。”

“这个不需要专业,只需要有点爱好就可以了吧?那些文章,按今天的眼光来看,有好有坏。你平时,有没有兴趣背一两篇呢?”夏延长的语言温和,但充满杀机。

背诵,对经典的最好态度,这个态度,今天的人,很少有了。但是,冯警官当年参加高考时,也背诵过一些经典古文。在北京的大学里,参加朗诵活动,因为自己是西安人,自己高中时的学校在阿房宫遗址边,所以,对《阿房宫赋》又重新背诵过。

“我过去背过一些,现在工作了,还记得的,恐怕没多少了。”冯警官知识,遇到行家,谦虚才是保命法则。

“《五柳先生传》最短了,你应该背过吧?”考题来了,莫小看它。最短的经典,你都没背过,以前的吹嘘,都是假的了。

“叔叔,我试着背一下,请你指正。”冯警官心想,这个考题押对了,全靠小夏的提醒。因为,小夏原先给冯警官说过,他父亲,最喜欢陶渊明的了。所以,冯警官那两周内,把《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以及,陶渊明的大量诗歌,传记,甚至,陶渊明隐居的地方,都作了恶补。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名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他背到这里时,夏处长打断了。“行行行,你背过,其实,不一定要全背,只是通过学习,你知道什么叫独立之精神、自由之人格,建立了这种观念,就不简单了。”

一段考核下来,冯警官的汗都冒出来了。

“咱们陕西的三大作家,路遥、贾平凹、陈忠实,你有没有了解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