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春秋大领主主 > 第771章 汉家自有制度(第2页)

第771章 汉家自有制度(第2页)

“欲成我家太子,不可无有军功,将成制度。”吕武笑了,过一小会才继续说道:“你率军往西,灭乌氏、空同氏,为立国献礼,亦为立太子位而贺。”

有这个制度,以后每一代的更替,或多或少都能开疆扩土一些吧?

让吕阳安心的是吕武没有大肆分封自己的那一帮兄弟,第一顺位继承人的地位也就没有遭到威胁。

关于这方面吕武其实在犹豫。

在“家国天下”的时代中,完全不让宗室掌权根本就是在自掘坟墓,哪天出了不忍言的事情,没有宗室力挽狂澜的可能性,江山肯定要落到了外姓手里。

吕武又害怕在立国的第一代人出现太多的纷争,搞得内部不净难以向外扩张,打算将目光放在第三代人身上。

他们这个新鲜出炉的汉氏没有人员众多的宗族,无法依靠隔至少一代的族人作为中坚力量。

不让第二代人过分掌权,当然是害怕出现相争,问题是吕阳没有感到足够的威胁,会自律且自强吗?

所以,吕武只能拿外敌来培养吕阳的锐气了。

认真而言,汉国不像那些老牌诸侯国,甚至跟范国和荀国都没得比,大量使用族人来掌权,防止异姓贵族的权力太大。

出了晋国这边的事,诸侯们对异姓的戒心上升到了最大的高度,有消息陆陆续续传过来,显示各个诸侯不是在清洗异姓贵族或是进行最大的压制。

他们是怕了,怕出现像晋国的结果,以前就仰仗公族,以后公族在各个诸侯国必然会更加得势。

吕武看到吕阳在思考,说道:“为父讲一则故事,你且细听。”

吕阳先是一愣,随后心中出现了跪乳之情。

尤记得还很小的时候,父子俩尽管相处的时间无法太多,只要能够相处吕武就很喜欢给吕阳讲故事。

吕武并不是单纯讲故事,其实是在进行教导。

这样的“故事”已经有几年没有发生在父子俩身上,今天复又重演怎么不会让吕阳被触动心中的柔软呢?

吕武这一次讲的是原版历史上秦国真正发生过的事情,只是会在一些名称上换个名字。

有那么一个国家的公室依靠“外来人”作为臂膀,然后让本国权贵的血都冷了。

几代君王一再重用外来者而打压本土权贵,为日后的分崩离析埋下了伏笔。

一名伟大的君王完成了前所未有的伟业,那个帝国却是闹了个二世而亡的下场。

“兵锋之盛,因何如此?”吕阳看上去有太多的不解。

有始皇帝在的秦帝国,谁敢说兵锋不盛啊?

吕武喜欢吕阳能够有疑问,不是只光听故事,说道:“事则多矣。”

大体来说就是没有册立太子致使“国本”未定,权臣和佞臣扶上大位的傀儡大肆戕害宗室,本该有的赏赐变成了嘴唇一张一合的口头承诺,相对要命的是一帮“国人”觉得国家兴衰与自己无关。

人心一旦离析,对国家的打击肯定是最要命的。表现在不愿意继续为了国家奋战,冷眼看着敌军杀进帝国腹心之地。

那个时候,应该作为帝国矛和盾的国人,他们估计是在想:“马勒戈壁!用的上的时候各种哄骗,该给的赏赐一毛不拔,甚至还多加剥削。老皇帝牛逼是吧?额不敢不听,轮到新皇帝是个败家子,额才不鸟你!”

然后,一位亭长带着少数军队轻易占领关隘,又轻轻松松逼近“帝都”玩了手兵临城下,依靠仅存血性干挺佞臣一党的第三代皇帝环顾之下发现了国人的冷漠,清楚难以抵抗的第三代皇帝被那位亭长派去的使者一阵忽悠就投降了。

第三代皇帝先把自己的地位降了,不再作为皇帝,降格成了“王”,再口中含玉,大庭广众之下肉坦,裹上白布条又背着荆棘,双手捧着放好各种印玺的盘子,率领仅存百官跪迎入侵者的时候,曾经不可一世的帝国轰然倒塌了。

吕武问道:“复国之恨必大,如复仇得成,其主残暴当将如何?”

吕阳知道答案,一旦宗法和礼法崩溃,肯定是上演各种人间真实。

随后就是项羽率领大军前来报复,各种欺凌和奸淫掳掠不说,临走前还大肆放火,以往的雄城和宫阙被烧成了白地。

吕武又问:“国人冷漠之下遭此境遇,再遇有仁慈名声且能言善辩许下利益之新主,当如何?”

吕阳还是知道答案。

旧主完犊子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