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春秋大领主作者荣誉与忠诚 > 第770章 汉氏子姓(第2页)

第770章 汉氏子姓(第2页)

对,没错,宋国那些城邑挺好攻占,问题刚刚建国的范国有楚国这个大敌的同时,彻底跟宋国卯上了。

一个国家刚建立,尤其是周天子没有敕封就大肆扩张,攻击性着实是太强,无法不使诸侯惧怕。

看一看中行吴吧?他在“洛邑”那边就约见齐君吕光,双方谈了什么外人不得而知,只看到后面两人见面了能够有说有笑。

荀国肯定还会跟齐国继续交战,中行吴却能做出愿意跟齐国以及任何一个国家友好相处的表态,甚至低下头去找人商谈,充分展现了什么叫能伸能屈。

士匄低叹了一声,对吕武和中行吴行礼,说道:“我等三人不可忘却同源之实。诸侯敌视我等,盼可守望相助。”

吕武回礼,说道:“自是此番道理。”

中行吴亦是慎重回礼,又看了吕武一眼,说道:“必当守望相助!”

走了。

吕武率军向西。

中行吴率军向东。

在接下来的岁月中,诸侯频繁派遣使节往来邦交,看起来都挺有想法的。

吕武成了位处“东方世界”西面的诸侯之一,由于“长安”还没有完全建成,暂时去了“泾阳”那边落脚。

“就实而论,落实政策乃是当务之急。”吕武当然是坐在首位,下方是汉国的众臣。

这些人以前要么是吕武的家臣,不然就是同盟,也就是附庸或追随者。

什么政策?当然是注重农耕,还有推广新的律法,再来就是关于二十等爵的广而告之了。

在体制方面,吕武知道会引起猜忌,还是没有执行周天子的宗法,并且对国家的官职进行了变革。

汉国有一国之君,往下却不再是执政,执政的职权被分为左相和右相,双方互有职权,一些职权又有所纠缠。

左相的职权包括了掌钱谷和租税,再来就是财政审核,以及对官员考核之权。

右相的职权包含了财政支出,选任贤能和拔举官吏,另外就是刑名之权。

仅仅是从两个职位的职权来看,互相之间多有纠缠,乃至于是形成了对立,算是一种制衡了。

军事方面,吕武设立了第一武职为“国尉”,也就是“国尉”作为一国军事主官,第二武职则是取名为“上将军”。

在职权方面,国尉没有领兵作战的权利,管理的是平时的督导工作,也就是训练。他还有谋划军事的职权,也就是关注列国动静,寻找开疆拓土的机会,谋划应该怎么出兵等等。

上将军则是拥有领兵作战的权利,非战时的权利则是被压到最小。

如果拿现代的制度来解读,国尉其实就是总参谋长,上将军则是统兵的将军。

汉国当然还有其它的官职,吕武将所有官职的职权进行了细化,里面参考了三公九卿以及三省六部的制度。

吕武其实有想过直接拿三公九卿或三省六部来用,比较尴尬的是压根无法完全记住两种制度都有什么官职,某个官职到底又是负责什么。

没办法,吕武的记忆力有限,不是专门学那个,更没有特别去研究过,能够将全部的官职和职权记得仔仔细细才是有鬼了。

当时的吕武就在想:“要是能上网查就好了。”

新国家,又有新制度,辛亏吕武是“化家为国”的方式立国,不管是从资源还是人员,以前就是吕武的私人财产,哪怕是有一些家族投奔到汉国,他们的实力占比也就两三成,一样还是由吕武一个人说了算。

崔杼对自己被任命为右相是感到惊喜的。

有点尴尬的是,崔杼一时半会还没有搞清楚职权,需要花时间来吃透,才能行使右相的权利。

担任左相的葛存说道:“各城邑皆有公示,另有遣人于牌坊处广而告之,必使国人得知。”

文盲率几乎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年代,别想着发“传单”就能完事,需要派人专门弄“口口相授”才行。

吕武倒是想学朱大帝设立“社学”来扫盲,问题是没有那个本钱。

倒不是财帛不足,关键是没有师资。这个还是需要慢慢来的。

另外,对于吕武和汉国最为紧要的其实并不是进行扫盲,赶紧地让尚武成为“国风”才是正经事。

吕武在汉国的改变还有一个,也就是建立起了常备军,说白了就是建设国防军,不再是春秋时代常见的贵族出兵服役制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