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脑子里有巨大的声响 > 第379章 立太子的条件(第1页)

第379章 立太子的条件(第1页)

赵昆不得已,心一狠,只能拿出杀手锏。他沉声道,“这件事情未必非要天昭去,朕相信天赐去,赵三番肯定也会给面子。”说到这,赵昆故意停顿了下,“只不过,朕是在想,如果哪个皇子去办成了这件事,是否可立为太子。”

“立太子?”迟喜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太子之位,必是心中有贤有德有国有家有天下之人居之。”赵昆接着说,“朕这个决定还未跟其他人提过。所以,皇后你和天昭有第一选择权。”

“天昭是皇上长子,理应为皇上分忧。这北上之行,天昭断无理由拒绝。”

“那有劳皇后费心了。待天昭成功归来之时,朕便会发诏书立他为太子。天昭有了这份功绩,立他为太子相信也没有人敢再多言。只是,在天昭未归来之前,所有事情都需保密。切记。”

“臣妾明白,臣妾这就去跟昭儿商议此事。”

“去吧。”

赵昆揉了揉额头,把自己的思绪从回忆中拉了出来。眼前的这帮大臣确实也都还在兴头上,都在人都在发表言论,此时的朝堂里显得有些嘈杂。

这时,天已经很亮了。太阳光从殿门前的空隙里射进来,足有几百道之多。赵昆对着脚下的大臣们扫视了一圈,目光落在了一个从朝拜到现在都一言未发的大臣身上。此人名叫高林风,生平孤傲,不与人拉帮结派。他之所以能进得朝堂,全是因为他写得一手好文章。而且他写得东西深得赵昆之心。

高林风被赵昆注视之后,似有所感,小心地抬眼向赵昆望去。但此时赵昆已经把视线移到别处了。

待朝堂上的大臣吵吵得差不多,赵昆开始依次点名几个实权大臣提建议。赵昆并不是真得要听他们的建议,而只是走个过场而已。这些人的建议他根本不会采纳,因为他们说得建议都是让他们受益的建议。赵昆真正想要听得是让自己受益最大的建议。

“高太傅,此事你怎么看?”赵昆终于问到了最想问得的人。他心里有些期待,这个最懂他的人这次能不能也说出他想说的话。

“皇上,微臣以为大皇子此番之行功绩斐然。若我们真能与王大毛和解,便可以赢得喘息时间。如果我们再把赵三番拉回来,那汀国大盘稳矣,除阶的十几万大军便不足为惧。日后,再加以运作,说服王大毛不称王。我们汀国之危就能完全解除。”高林风也在试探赵昆的意图,所以只能说些畅想未来的话。他需要赵昆给他提示。

“你说把赵三番拉回来?怎么拉?”赵昆认真地问。

高林风怔了一下,然后大声而又坚定地说,“微臣斗胆建议大皇子再往北行。”高林风敢提这建议也真是不怕被皇后党的人清算。

“这样的做法似乎有些不近人情。”赵昆皱了下眉头,“今日之后,天下人都会知道天昭在梁城与王大毛和谈,若是再让他去朝北城找赵三番,等于是把他往更危险的境地去推。这建议不甚妥当。”

高林风是个极其敏感的人。他虽然听赵昆在言语上是拒绝的,但他感觉得出赵昆并不是不认识这个建议。高林风自然明白赵昆是在找台阶。于是他又开口说道,“皇上,现在形势瞬息万变。我们唯有把握当下一闪即失的机会,才有可能平复当下的乱局。”

一些嗅觉灵敏的大臣也觉察到了赵昆的不寻常反应,这种难得拍马屁的机会,他们怎么可能会放过。

“皇上,高太傅说得并非不无道理。眼下让大皇子再去朝北城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是啊。皇上。本来大皇子就是要去找赵三番的。没有赵三番我们很难把徐阶一举铲除。”

“臣附议。”

“臣也附议。”

气氛都已经到了这种程度了,赵昆觉得也差不多了。他故意装作为难地样子说,“既然诸位都是这般想法,那朕自然也不能一意孤行,那就按你们的意思去办吧。”

赵昆话音刚落,伺奉他多年的太监就赶忙扯着嗓子喊了句‘退朝’。

回到御书房的赵昆坐到巨大案桌前闭目养神。方才在早朝上的决定只是他计划的第一步,后面怎么安抚皇后的情绪,以及搪塞贵妃虞西环可能提出的无理要求,才是最最关键的。

皇后迟喜和贵妃虞西环是朝廷里公开对立的两个主要势力。迟喜生了大皇子赵天昭,虞西环生了二皇子赵天赐。迟喜出身武者世家,背后代表武者阶层势力。虞西环出身商会家族,背后代表商人阶层势力。

从表面上来看,似乎迟喜占尽优势。但其实不然,虞西环的背后家族几乎已经垄断了整个汀国的商业。而且汀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也都是虞氏家族在经营。作为一个当家作主的国君来说,没钱是万万不行的。所以虞西环对于赵昆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

让赵昆没想到的是第一个来找他的竟然是虞贵妃,而更让他没想到的是接下来虞贵妃说的话。“皇上,此番大皇子以身犯险,得此奇功,真是可喜可贺。”

喜欢脑子里有个大神请大家收藏:(www。630zww。com)脑子里有个大神【630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