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相害是什么意思 > 第137章 定窑白盅(第1页)

第137章 定窑白盅(第1页)

面积和一楼差不多,但少了四根贴墙柱子,显得空出很多。

四排桁架,一个展柜,将这里塞得满满当当。桁架和展柜都带锁,这里的展品应该是运通瓷器厂这些年的精品。

卢灿扫了一眼,桁架上的货色倒也罢了,大多数是法式白瓷或者金漆绘瓷,但展柜中就不简单了——清一色来自中原的古董瓷器。

当中有一件带盖的白瓷盅。他的眼光落上之后,再也挪不开。

也不等嘉妮招呼,卢灿自行趴在展柜上,仔细端详这件白瓷盅。

这个小盅高不过十厘米,圆肚,白釉微微闪青,盅体在灯光的照射下,能看到划花纹饰,依稀是重莲瓣纹。这个盖和瓷盅之间是子母扣,盖上有一段弯曲的“莲枝”,恰好成了盖钮。整体造型端庄、稳重,秀气又不乏圆润。

尽管还没上手,卢灿便认出,这是老窑口的东西。不是邢窑白瓷,就是宋代五大窑口中定窑白!卢灿更偏向于后者,因为划花是宋代定窑瓷器的主要装饰方法之一。

定窑主窑址在保定曲阳,脱胎于唐代邢窑,继承邢窑白瓷工艺,但又有所发展和创新。极盛于北宋及金,终于元,以产白瓷著称,兼烧黑釉、酱釉和绿釉瓷,又被称为“黑定”“紫定”“绿定”。

北宋覆灭后,不少窑口工人南迁,一些人加入景德镇饶州窑,另一部分加入吉州窑,形成“南定”——南宋定窑。

南定又推出新的定窑产品“粉定”——在景德镇生产的釉色似粉,又称粉定。

宋代有五大官窑系统,还有八大民窑系统,北方四个:磁州窑、耀州窑、钧窑、定窑;南方四个:饶州窑、龙泉窑、建窑、吉州窑。

(顺嘴多一句:宋代的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都是官窑系统。但在当时,所谓的官窑,并非官方经营,而只是官方督管和采购,因此并不排斥官窑的其它窑口烧制民窑产品。因此钧窑和定窑,也并存在民窑系统当中。)

定窑南迁,工人加入饶州窑,为景德镇的兴起,夯实基础。

卢灿手中珍稀古董不少,可这些年也奇怪,他一直想要收藏的宋代五大名窑瓷器,却难得一见。

没想到,今天竟然在利摩日见到了定窑白!

“阿希,过来看看这件。”他对阿希招招手,指了指这件带盖的茶盅。

阿希进来之后,震撼于这里各类欧式瓷器的齐全,还真的没注意到卢灿的动作。

“咦?”阿希探身过来,“这是邢窑白瓷?”

“不对!”他马上自我纠正,指了指盅壁上的细纹,“这有竹丝刷纹,还有蜡泪痕。”

“这是定窑白瓷?”他抬头看向卢灿。

所谓的竹丝刷纹,是指器物外壁薄釉的地方能看出胎上的旋坯痕;定窑瓷器,釉色洁白晶莹,很多积釉形状好似泪痕,被称为“蜡泪痕”。

这是定窑瓷器鉴定的两大标准特征。

这件茶盅所在展柜中,两人一时间无法看到圈足,圈足是鉴定定窑瓷器的第三大方面。

鉴定定窑瓷器的第四点,则是芒口——北宋早期定窑产品口沿有釉,到了晚期器物口沿多不施釉,称为“芒口”。但这一点并不精准,因为制瓷工人经常在芒口处镶金、银、铜质边圈,以掩饰芒口缺陷。这些边圈会遮蔽芒口的鉴定。

定窑鉴定的第五点,就是卢灿最开始看到的“纹饰”,其种类有划花、刻花和印花几类。

这一件茶盅的纹饰为划花莲纹。

这件茶盅为北宋早中期定窑白瓷!

“卢先生喜欢古董?”见卢灿两人在观察这件白瓷,嘉妮问道。

“做瓷器活的,会有几个不喜欢古瓷的?”卢灿笑着答道,又指了指这柜台中其它的瓷器,“这些……都是卢老先生当年的收藏?”

卢芹斋的收藏肯定不止这些。

卢灿还没看桁架上的欧洲瓷器,单面前这个展柜,有各式样瓷器二十一件,堪称各朝各代各窑口的代表作。不过,宋代五大名窑的瓷器太少见,这里只有一件定窑白瓷。

其它的还有元代景德镇卵白釉瓷盘、洪武釉里红梅瓶、永宣白瓷、清三代五彩、珐琅彩及粉彩瓷器若干。

堪称中原瓷器顶峰时代的代表作小集合。

每一件瓷器下面都有法文标牌,自己所注意到的定窑白茶盅,就有明细说明。

听完卢灿的话,嘉妮耸耸肩,有些不以为然,“我只得到这些瓷器,红楼那边才是珍品。可惜,没我的份。”

卢芹斋过世时,嘉妮尚未成年,在遗产分割上面,自然要吃亏。再加上年幼,对父亲没什么印象,故此谈到卢芹斋,她可没什么深厚感情。

卢灿看了她一眼,突然开口说道,“这些货品,有出手的打算吗?我可以给你一个下半辈子生活无忧的报价。”

这个提议有些突兀,嘉妮愣了片刻,看着卢灿咯咯笑出声来,“下半辈子生活无忧?”

“你准备包养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