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太平记豆瓣 > 第四节 叛徒马道空(第2页)

第四节 叛徒马道空(第2页)

这个人叫袁天雁,曾经在袁州下面的多个州郡为官,不仅熟悉地理人情,还是朝中少有的夷教专家,对三夷教皆有颇深了解,更曾经率先举发白云菜的反迹,因此得以增二品致仕,也算是少见的恩典。

但见面之后,三兄弟却颇感失望,这个人的了解甚至还不足以取代三兄弟一路上所看到的资料,而很多所谓亲历的“细节”,与卡门这两天随口讲起的一些小故事相比,根本就是没有任何情报价值的猎奇。

“想要了解一些夷教的东西啊,那问老夫就算来对了。”

得意的轻敲桌面,袁天雁介绍说,三夷教其实不外乎化生于圣人之道,终归还是忠孝二途。“比如说景教吧,你们大概也去景寺看过,是不是供奉了一个死在木架子上的中年人?”

告诉三张兄弟,自己曾经就此专门考评过,这其实是景教“老吾老”的道理。

“那个中年人啊,其实就相当于我大夏的祖宗牌位。遥想当年,先人开辟不易,于是他们四时焚香,以祈平安。”

“哦……原来如此啊!”

(这就是现在朝廷信重的夷教专家?)

对视当中,都从别人的眼神里看到了怀疑,于是,本来留下甚长用时计划的谈话草草结束,客气的表达了“老前辈老大人”的尊重后,三人带着一肚子的鄙视,离开袁府,路上计议,觉得偌大袁府内,虽然倒也富贵气象,但除得袁天雁身侧那名武者外,再没第二人堪言。

“那家伙,便是那个叛徒马道空吧?”

适才谈话时,袁天雁只介绍说“这位是马协领。”这是地方上的军制,千五百人一校,五百人一旅,百人一协,协领如有实职,手下也有百来条汉子,巷间社里,那也足为一霸。但这人却低调的紧,绝不说话,只是含笑在一旁陪坐,偶有些茶水之事时,还趋前顾后,熟络的很,全不显出别扭,袁天雁也一幅理所当然的样子,好象浑不觉得这样驱使一名武官有何不对。

“如果是那家伙的话,不奇怪啊。你看他是个协领,但走出去,连下面的队正,也未必放他眼里的。”

马道空这个名字,在官府的层面上,知道的人颇不为少。毕竟,近年来颠乱袁州的“太平三乱”中吕大、吕光富之乱,就是终结在他手中。

所谓“太平三乱”,说来其实略不符实:第一乱的张治仔、陈七十之乱,根本就是白云菜被官逼民反,当陈七十代表太平道起事呼应时,白云菜上层甚至还表现出了极大的不信任—在他们,始终还是希望能够将自己的心情表达至帝京,得到一个被招安的机会。一直到初乱平息,千万头颅落地,教首无空被锁拿上京,千刀万剐之后,残余教众才真正放下幻想,与太平道全面融合,继而,在吕氏兄弟的带领下,在仙游、同安诸地起事,声势最大时,曾两围武荣,震动东南。尤其是他们所打出的口号,对下层民众有极大吸引力,甚至连守城军队中,也有人为之动摇。

也就是在这时候,亦思巴奚军正式走上了舞台。

本来只是由部分夷商通过商会的形式出资维持的一支极小规模的队伍,力量也被严格限制在治安层次,但面对道军围城,武荣守官不得已接受建议,允许这支部队扩大编制,更换甲兵,更给予其“乡营”的半官方身份。

随后,全由色目人组成的这支雇佣军,展现出了凶狠的破坏力,他们不畏死生,没有顾忌,在用完全是拼人命的消耗战打崩了农民军的士气与组织之后,这些或者碧目金发,或者褐瞳黑发的异乡人,如同嗅着鲜血的鲨群一般,死死缠绕,疯狂追击。他们的屠刀所向,更不止于已然崩坏的农民军,武荣周边的袁州地方世家如汪、柳诸家,甚至是天南林家,都有人口田宅被他们摧毁,激怒之下,差点演变成地方世族私兵与诸色目佣军的战争。

但当事情闹大后,亦思巴奚军却从帝京得到了预料之外的强大支持,皇子帝逍遥一派毫无保留的给出了保护与扶持,而其它有能力与帝逍遥对抗的派系,也都默不作声。

“……说到底,夷人最多坏些子女金帛,却不可能裂土,不可能世官啊。”

讽刺的笑着,帝京的用心对三张兄弟来说,并没有任何难理解的。对朝廷来说,在地方上盘根错节、阴奉阳违的本土世家们与杀官造反、口呼太平的农民和小手工业者们相比,也许不是更可恶,但至少也是差不多可恶的程度。而完全外来,没有根基,也基本上不可能扎下根基的色目人们,反倒成了一把好刀。

在愤怒之后,诸大世家们很快就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于是偃旗息鼓,而以浦家为首的诸大夷商倒也知守本分,刻意修复关系的同时,亦尽量减少各家直系子弟在军中的任职。随后,亦思巴奚军便被默认为武荣地区的又一支朝廷军队,得到了正式的编制、军饷与防区。

当世家私兵与色目佣军在朝廷的操弄下逐渐磨合出新的平衡时,吕家兄弟仍然在逃,充分利用了追杀者与地方堡坞间的矛盾,这群残余多次逃出生天,甚至还反手打了几个漂亮的小反击,击杀了亦思巴奚军中的猛将麻哈谋。这也激怒了武荣方面,多个势力都在官府的赏额以外再追加悬赏,要尽快见到吕家兄弟的人头。

……不久,人头就被带来了。

“小的已然悔悟,不敢求官爵金银,只求存此贱命。”

原白云菜军大将马空,在无空、张治仔兵败后投入吕家兄弟的阵营,随之转战四方,功劳累累,但当前路越来越山穷水尽时,他的信仰终于崩溃,向自己曾经的战友与领袖挥出了刀。

当他跪在地上时,盘桓颈后的目光,十道倒有九道不怀好意。但最后,为了彰显朝廷的宽容与公正,也为了当时尚未平息的追剿与战斗,他还是得到了赦免,虽然赏银大打折扣,却被任命为下级武官,从此成为大夏秩序阵营的一份子。之后,自知已无退路的他,花尽积蓄,投入到袁天雁的门下以求庇佑,更改换名字为“马道空”,意指什么白云道太平道,终究是一场空。倒是成了一条忠心耿耿的好狗。袁天雁致仕之后,他也想尽办法,转隶武明为官—-且不论他是否小心过头,至少这两年来,始终平安。

“但似乎是好身手啊……可惜了。”

当年在乱军中时,马道空已有六级力量在身,这般两年下来,他既要防着朝廷同僚翻脸清算,又要防着旧日同志复仇,日夜警惕,时时苦练,居然又有增益。适才送三人出门时,张元津一时手痒,暗中试了一记:虽然仍停在第六级中流上下,但隐隐已有突破之意。此刻说来,三人倒也有几分佩服。

“下面,我们去……咦?”

张元和目光一闪时,张元空张元津也都已看清,各觉纳罕:此时他们已出袁府数十步远,正计议时,却见一辆装点奢华的马车来到袁府门口,上头下来两人,皆衣服华贵,神色傲慢,当前一个倒也罢了,后面一人,却不正是卡门?

“又在出什么古怪?”

面色难看,嘟哝一声,张元空似乎想走过去询问,却被张元和轻轻拉住,道:“正事为重,我们且先去下个地方。”又向张元津道:“我潜进去,你陪大师兄先把事情办了。”张元津笑着答应了,见张元和抄起手,如闲汉般散散漫漫踱回头去,走不得几步,便不见了踪影。

三人当中,张元和所学道法最为驳杂,更难得在思路活络,往往能作出前所未有的组合运用,便对手修为胜他一筹,也未必能窥其终究,更何况那袁府中并没什么术数高人,这番前去,原不当有什么意外,但张元空却终是神色不愉,时时牵挂,张元津起初还试着和他讲话,到后来,干脆不再开口。

两人走得一时,已到了武明当地道观“真武观”,按原本的计划,三兄弟会在此获取一批物资支持,而更宝贵的,则是这些已经在此扎根多年的道士们能够提供的见闻与知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