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张国栋的描述,高大林是那种典型的老好人,性格偏软,能够被原镇长王力强压制多年,足以说明他的这种特点。
张大彪也曾经和赵长天谈起过高大林,他的看法和张国栋相似,也认为高大林是个好好先生。政府上的事务,他几乎从不过问。
虽然心里有想法,但赵长天在表面上却保持对高大林足够的尊重。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头发已经有些花白的老同志。
根据高大林的介绍:在风调雨顺的时候,这两坐小水库在农田灌溉上发挥的作用不大,主要是由几个乡上的本地人承包下来进行养鱼、以及充作水库下游一些鱼塘的水源。
正常情况下,水库的储水量能达到库容的一半左右。在秋季,降雨量明显减少的情况下,为了维持下游的鱼塘用水需要,会长期进行放水,储水量一般会降低到容量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
了解到基本情况之后,赵长天当场做出了指示:这两坐小水库从今天起开始限制放水,以后每天最多可以开半闸、放一个小时的水。
听到赵长天这样的指示,包括张大彪在内的一干乡镇领导面面相觑。
半闸,还只放一个小时的水,这显然无法完全满足下游鱼塘的用水需要。
虽然赵长天曾经在几天前的专项工作会议上,已经提出了要限时限量放水,众人已经有了一些心理准备,但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限时、限量的标准居然定得如此苛刻。
“赵县长,如果是开半闸放水,至少每天也要放半天的水才会基本满足需要啊。”
一个副乡长鼓起了勇气说道。
“是啊,赵县长,时间上不能少于半天啊,否则会引起老百姓的不满和抗议啊。”
水利站的站长附和了一句。
“还有要说的吗?把你们的想法都说出来”
赵长天的目光扫视了一遍在场的众人。
也许是因为这两个人已经代表了大众的想法,也许是赵长天语气中的不善,没有人再站出来表达意见。
“我告诉你们,没的商量,我制定的这个标准不容更改,放水时间上只能减少,没有增加的可能。如果被我知道有哪个负责人不按照要求执行,有一个,我处理一个。”
说到这里,赵长天严肃的声音停顿了一下,凌厉的目光射向了那个水利站站长,“你说会引起老百姓的抗议和不满?我看,恐怕指的是那些鱼塘承包者吧?我告诉你,如果那些人有什么意见,可以让他们来找我赵长天。像刚才那样的话,我不希望从你嘴里听到第二次。”
赵长天的语气中蕴涵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现在陷入了短暂的安静,众人显然都感受到了赵长天的决心,不想在这个时候触他的霉头。
张大彪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但还是放弃了,他了解老板的脾气,这个时候估计连他的面子也不会给。
他打算在私下里和老板谈谈,他认为老板的这个举动会得罪一大批人,又不会得到什么实质性的利益,典型的吃力不讨好。
视察在一种比较压抑的气氛中结束了,赵长天借着吃午饭的机会,和张大彪、宋文才进行了短暂的会面,两个人交给了赵长天一份这些天经过调查搜集到的资料。
这份材料是由宋文才整理、润色的,条理、层次都非常清晰,内容上一目了然。
只是简单的翻看了几眼,赵长天的面色凝重起来,材料上面明显的涉及到了一个人,万家乡党委***高大林。
但此时,显然没有细看的时间,赵长天把这份资料收进了随身的公文包里。
张大彪抓紧时间在‘限制放水’的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结果,没容他细说,赵长天丢给了他两个字‘免谈’。
张大彪有些尴尬的闭上了嘴巴,熟悉赵长天性格的他,不敢在这个问题上继续谏言。
简单的吃过午饭之后,赵长天离开了万家乡,开始继续视察其它的乡镇。
为了节省时间,赵长天没有再惊动当地的乡镇领导。通过半天的观察、了解,他已经认可了李全的业务能力,在赵长天看来,李全足可以解答他的一些具体问题。
在半天的时间里,赵长天又接连视察了几个乡镇,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他制定了相关的限放标准,并向李全做了指示,让他负责传达下去。
结束一天的视察之后,赵长天作东,请李全吃了一顿晚饭。在吃饭的时候,赵长天对李全今天的表现提出了表扬,还为此敬了他一杯酒。
赵长天还询问了李全生活上是否有什么困难?如果需要他帮助,就尽管提出来,他一定尽力帮忙。
李全颇有一些受宠若惊的感觉。他没有想到,这个一直带给他强势、霸道印象的副县长,居然也有如此温暖人心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