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神话之我是传奇百度百科 > 第357章 恕我直言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第三更(第1页)

第357章 恕我直言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第三更(第1页)

公元前257年,邯郸。

长平之战,致使赵国失去了大部分的主力军队。

随后秦国对邯郸长达数年的围困与攻伐,更是让曾经繁华的邯郸近乎成为人间炼狱。每日都有人因为伤痛而死,每日都有人因为饥饿逝去,每日都有人为了丁点的食物而丧命。

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赵人正是凭借对秦国的恨意坚持了下来。

秦国质子异人逃离邯郸,如果放在平时也就罢了,虽然赵国面子上有些不好看,但也无足轻重。毕竟能成为敌国质子的人,哪个不是被各国皇室放弃的无用弃子。

但此时不同,秦国屠戮赵国数十万大军,致使家家披麻戴孝。

而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公然放走了秦国质子,这是什么概念,这是叛国,背叛人民的行为。

因而当消息传出,顿时在邯郸引得轩然大波,所有牵扯此事的官员无不被抄家灭族。

但仅仅将这些背叛国家的人抄家灭族,还远远无法平息人们内心的愤怒。他们需要敌人的血,需要以敌人的血肉来平息怒火,来告慰牺牲的亲人,来宣泄这些年的恐惧与愤怒。

一时间,处死秦国异人妻子的呼声响彻邯郸。

在这种情况下,已经近乎穷途末路的赵王自然不会选择对抗汹涌的民意。为了让百姓能够心甘情愿的为自己出生入死,能够不惜一切地保护邯郸的安危,他果断将异人的妻子以最狠毒的刑罚处死。

凌迟!

将秦国质子异人的姬妾赵姬,以及长子、次子赵政,统统处以凌迟之行。

李昊行走在邯郸的街道上,望着周围听闻要凌迟秦国公子而欢呼雀跃的人群,以及满脸喜色向着行刑现场汹涌而去的赵国百姓们,默默叹息一声。

此时的赵国与秦国,就如后世的华夏与日本,法国与德国。

可以想象,如果在南京大屠杀后,有日本人落在有亲人牺牲的华夏人手中,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下场。

生吞活剥,丝毫不夸张。

此时邯郸的赵国百姓刚刚经历了长平之战的惨烈,又经历了被秦国围攻数年的无奈,心中的怒火早已经无法抑制。

他们需要宣泄,以敌人的血肉,以敌国王室的尊严,来宣泄心中的愤怒与恐惧。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太过残忍,又或者觉得不切实际。

但事实上,史书曾经隐晦的描述了秦始皇悲惨的童年。

《战国策·中山策》中白起与秦昭王的一番对话,可以大致看出当时的赵国庆幸。

武安君曰:“长平之事,秦军大尅,赵军大破;秦人欢喜,赵人畏惧。赵人之死者不得收,伤者不得疗,涕泣相哀,戮力同忧,耕田疾作,以生其财。今秦军破赵军于长平,主折节以下其臣,臣推体以下死士,至于平原君之属,皆令妻妾补缝于行伍之间,臣人一心,上下同力。”

可以说,当时的赵国就类似希特勒时期的德国,全国上下无不被民粹主义所笼罩。秦始皇身为帝国王室公子,身处这样环境下的敌国,所受到的待遇完全可以想象。

而事实上,秦始皇也曾以直接手段,告诉我们他对赵人的痛恨。

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曽提到:“十九年,王翦、羌瘣尽定取赵地东阳,得赵王。引兵欲攻燕,屯中山。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阬之。秦王还,从太原、上郡归。”

阬之!

即坑杀!

在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只有三次出巡的记录。

而其中之一,就是为了坑杀邯郸的赵人,足以想象他们对童年的秦始皇,留下了何等深刻的印象。

哪怕是数十年后,秦始皇也铭记于心。

刑场。

当李昊赶到这里的时候,此地早已经被无数的赵国百姓围满。

高台上束缚着三个人,一位妖娆美艳的妇人,两个年龄并不大的孩童。其中一个孩童约莫五岁左右,已经没有了声息,头颅上鲜血潺潺染红了衣衫。另一个只有三岁大小,被疯狂的人群吓得瑟瑟发抖,正是未来的秦始皇。

赵姬发如墨,肤如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