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的皇权与西汉的皇权完不在一个等级上。
乡里的这些土皇帝当习惯了,就算换了新东家,他们很难改过来。
而乡里,便多是宗族的聚集地,想要管理,异常困难。
许多从祖上到玄孙这一支的九族为同宗,聚集在一起,相互扶持。
在东汉后期,不仅举宗而聚普遍存在,在更大的范围内,同姓聚集也大规模出现。
无他,就是为了抱团,能够在乱世当中更好的活下去。
如郡望族姓,汝南袁氏,清河赵氏,琅琊王氏,太原王氏等等,都超出了九族的概念,成为更大范围的宗姓。
刘备对此深有感慨,当初他居住在涿县,特多毛姓,东南西北皆诸毛也,涿县令称诸毛绕涿居乎
强宗大姓成为乡里政治的支配力量。
第一,乡管里胥被他们所把持。
第二,在郡县的椽吏中,他们也占有重要位置。
第三,乡里的选举,被他们所把持,也就是察举。
一些寒门孤族,根本就没有机会上去,能上去的多是能够代表本宗族利益者。
东汉把地方长官不得在家乡原籍为官,设为法则,但郡县的椽吏未曾有约束。
强宗大姓就可以从上到下,把控乡间。
尤其是现在,宗族武装更是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从东汉立国开始,这些人便敢公然与朝廷唱反调,经常驱逐朝廷派来的官员,到了恒灵二帝更是变本加厉。
这些人严重的威胁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对此,曹老板看的十分清楚。
对于袁氏衰亡,他总结道“袁氏之治也,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衔鬻家财,不足应命。
审配宗族,至乃藏匿罪人,为逋逃主,欲望百姓亲附,甲兵强盛,岂可得邪。”
刘备和曹操发出唯才是举的求贤令,就是避免这些人把控察举制。
给更多的一些入仕无望的寒门子弟一些机会。
关平这个郡守想要收税,还得看这些聚集而居大姓的脸色。
无他,真正的地头蛇是他们。
百姓在乡间劳作,不少人见关平等人手执武器在路旁走,皆是纷纷侧目。
听闻郡守在这,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醴陵的大姓姓刘,乃是高后时期封长沙相刘越为醴陵侯,这才有的醴陵。
说起来,也算是三兄弟社团扛把子刘备的本家。
总归两家大姓,另一个是袁。
其中代表人物,袁龙在糜威麾下任职。
此人在鲁肃和关羽在益阳对峙后,孙刘两家重新在湘水划分交好,消息未曾有效传达。
只听到关羽领兵前来,袁龙再次反叛江东,响应关羽,守在醴陵,然后被吕岱生擒所杀。
“这一片都是刘家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