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重生之将门冷妃 > 第九十一章 种因必得果(第3页)

第九十一章 种因必得果(第3页)

鸣涧见自家主子神色安然放松,径直走到离陵墓稍远的地方,抽出腰间的软剑开始收割周围的荆棘藤蔓。他将这些藤蔓视作谢琳母子,下手狠辣快速,所过之处俱是一片潦倒。

小半个时辰后,姜衍睁开眼,见鸣涧仍蹲在甬道上拔软剑不能砍刀的想草茎,不由得轻笑一声,起身负手道:“罢了,你安排个人时常来照料着吧!”

鸣涧拍了拍手上的泥屑,又在裤腿上蹭了蹭才垂头道:“是,主子!”

“嗯,回吧,让人看好,别让人来扰了母后清净。”姜衍微微颌首,又扭头看了一眼空旷宁静的四周,转身与来时一般步履缓缓的往山下走去。

“主子放心,属下会安排好!”鸣涧紧跟在姜衍身后,沉着脸点点头。

二人都是习武之人,出了罗魏的陵墓范围便用上轻功,不消片刻就到了下马的地方。

姜衍翻身上马之前又若有所思的朝灵山以南回望了一眼,侧头淡淡对鸣涧道:“杀了吧。”

鸣涧先是一愣,随即便明白主子说的是负责照料主子娘亲陵墓的人,心里一凛,遂点头道:“主子放心,今日就办好!”

这些人不敬主子娘亲,怠慢启泰国先皇后,就是主子不发话,自己也要把这些人抓来给鸣雨做面鼓的。当年老定国侯爷在世时,年幼的鸣涧曾见过罗皇后,对鸣涧来说,罗皇后不仅是主子的娘亲,更是前主子老定国侯爷的女儿,老定国侯爷对他有养育再造之恩,他又如何能眼看着老主子的女儿身故后还被人轻践?

何况这事也不单单只是守陵人疏忽打理这么简单,启泰国皇室守陵人多是被贬的犯官和驻守皇城的精锐士兵组成,这些人手中无权,职位低下,若是没有上面的人发话,万万不敢玩忽职守至此。这幕后之人的目的,无非就是冲着主子,杀几个人,正好也给始作俑者一个警告。

姜衍轻轻颌首,已经策马向前。

鸣涧看着姜衍的背影心里微微发堵,冷着脸骑马跟上,心中暗暗想着应该让作践主子和主子娘亲的人什么死法。

自收到孔家家仆的口信后,孔氏整个人都焦躁不安,只觉得头顶上悬了一把大刀,让她食不下咽睡不安枕,即便是两日两夜没怎么休息,孔氏眼下已经青黑一片,却仍是无法落枕,李公公带着圣旨上门的时候,孔氏正在刘嬷嬷的安抚下趴着小憩。

太后圣旨是大事,皇家的尊严和威仪更是不容折损,所以即便孔氏整个人站起来都很艰难,还是被刘嬷嬷和翡翠琉璃拾掇着穿上诰命服,就连一早回了荣安堂的陈氏也来了。

只不过孔氏是心知肚明,陈氏还有些发懵。

李公公尖着鸭公嗓把圣旨念完,扬了扬拂尘,又施施然的合上递给小太监,小太监自然领会李公公的意思,转身高高在上的俯视着跪在地上的婆媳二人,似笑非笑道:“怎么,蔚二夫人不肯领旨,这是对太后娘娘的的旨意不满了?”

孔氏额上已经布满一层细汗,启泰朝的命妇服虽然好看,但织锦缎的衣料厚重,再加上里三层外三层,即使是雨后凉爽,孔氏还是热出了一身汗,更不要说她本来就心虚害怕。

“臣妇不敢,太后娘娘处事公允,臣妾能聆听太后老人家的教诲实乃邀天之幸,又怎会不愿接旨。”孔氏身体轻颤,跪在地上毕恭毕敬道:“臣妇接旨,谢太后娘娘恩典!”

小太监轻哼一声,“蔚二夫人是聪明人,贵府走水一事陛下已交由京兆尹严查,蔚二夫人这些日子还是消停些吧,要是一不小心再触怒了太后娘娘,那可就不是禁足了!”

“臣妇遵旨。”孔氏心如乱麻根本就不敢抬头,双手捧着圣旨颤声道:“多谢公公提点!”

“可别,杂家只是个奴才,可当不得蔚二夫人的谢。”小太监抱拳朝皇城方向一礼,又道:“太后娘娘和陛下仁慈,蔚二夫人可要记在心上才好。”

孔氏的身体伏得更低了,“臣妇定当谨记,绝不负娘娘和陛下恩德。”

陈氏养尊处优惯了,此刻老胳膊老腿儿的跪在地上,时间长了不免两股战战,但见孔氏恭顺,她心中又对皇权存了天然的畏惧之心,便也躬身附和。

小太监清了清嗓子还要说话,李公公不耐烦的挥了挥拂尘,尖声警告道:“行了行了,响鼓不用重锤,快马不用鞭催,谁敢将太后娘娘的话当耳边风,那她就是自个儿找死,可怨不得别人。”

李公公说完目光阴狠的看了孔氏一眼,他的本意是不想搭理陈氏和孔氏婆媳的,宰相门前七品官,他虽是个阉人,但也是有品级的阉人,陈氏和孔氏这样空有野心却蠢笨如猪的妇人,与她们说话实在是拉低自己的位份,但见小太监说了半天也说不到点子上,又怕误了主子的事儿,他不得不亲自出马。

孔氏低着头,虽看不到李公公的表情,却能感觉到一股无形的压力朝自己狠狠砸来,更不用说那语气中的杀气和狠厉了,孔氏心神巨颤,感觉这力道似乎要将自己压垮。

镇国将军府门口一片死寂,直到宣旨的队伍走出老远,孔氏仍伏在地上久久不能起身,还是孙姨娘先反应过来,又招呼刘嬷嬷和金桂银桂等人将二位主子扶回去,见孔氏面色实在不好,浑身抖的跟筛糠似的,又无奈吩咐了陆晟几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