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大宋极品国师百科 > 第三八零章 神秘的小册子(第1页)

第三八零章 神秘的小册子(第1页)

不出刘琦所料,半个月后,淮河北岸金军大营数目陡增,从南岸望去,一座座军营绵延数十里,每座军营内都充满了龙精虎猛的金国兵士。≧

粮草、军械、渡河船只等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已经会聚,眼看金人就要南渡淮河对宋开战,淮河南岸,宋国境内诸多县郡内百姓风声鹤唳,人人自危,不仅百姓有人逃走,就连一少部分县郡的官员都逃了。

看到对岸金人的骁勇,听到每日对岸金人操练时震天的吼声,没人认为这仗能够打赢。

临安城内已经乱作一团,原本还打算跟金人拼死一战的不少官员都退缩畏惧了,朝中也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

“官家,如今金国举国南侵,兵马无数,此仗我军必败,还请官家明鉴,派遣使臣前去求和才是上策,若是等放到金人大举南下,我大宋两百多年的根基恐怕不保啊!”

这一日又是大朝会,一上来,一个老态龙钟的翰林学士变跨出一步,言之恳切的劝谏赵眘道。

翰林学士这种官职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唐玄宗时,翰林学士成为皇帝心腹,常常能升为宰相。到了宋朝,朝中设有翰林学士院,能入翰林学士院任职的,都是一些文学之士。

学士中资格最老的称翰林学士承旨,其下称翰林学士、知制诰。承旨不常设,其他学士也无定员。学士院的职权是负责起草朝廷的制诰、赦敕、国书以及宫廷所用文书,还侍皇帝出巡,充顾问。实际是皇帝的秘书处和参谋官员,可谓显贵。

不过这一切随着秦天德这个异类的出现而烟消云散,赵眘登基后,翰林学士院已经的权柄已经大多落到了秦天德的手中,他们几乎变成了一个转述机构,秦天德有任何决定就由他们撰写,昭告宣布。

秦桧在位时,着实对这群翰林学士清洗了一番,弄得剩余之人根本轻易与秦桧作对。不过秦桧倒台后,秦天德将不少受贬罢官的翰林学士复职起用,翰林学士院的诸多翰林学士大多与保皇一派有关联,如今借助金人南侵这个机会,正好可以试探秦天德的底线。毕竟他们也不愿意秦天德分薄了他们的权柄。

此人话音落下,当即不少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前排位的秦天德,等着看秦天德的反应。

若是秦天德处理不好,又或者露出什么破绽,让朝中这些士大夫们现了其弱点所在,随后必定顺势反击,力争分得秦天德手中的大权。

他们可以容忍秦天德摄政,甚至摄政的时间长一些,但不能容忍秦天德剥夺了那部分原本属于他们的权柄!

赵眘虽对秦天德不满,不过对金开战是他提出的,而秦天德又是支持他的,若是眼下又派人前去求和,他这皇帝的面子岂不丢了?

有心反驳,可他也清楚了如今金人势大,这一仗很可能负多胜少,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于是将目光转向了重新返回朝堂的史浩。

赵眘最终答应了秦天德的要求,下旨史家自史浩之后,四代不得为官。不过作为补偿,他将史浩擢升为从四品的国子祭酒,有权参与朝会。

史浩看到了赵眘询问的目光。不光是他看到了,朝中大部分官员都看到了。宋金之间即将展开的战火由赵眘而起,秦天德推波助澜,可如今赵眘却看向史浩,令得百官心知,赵眘的最为信任的臣子就是史浩。

这是史浩第一次在大朝会上出自己的声音,因此百官格外的留心,想看看史浩究竟是怎样一个态度,这或许代表着赵眘的态度。

“回禀官家,微臣以为宋大人所言甚是。如今我国国弱兵疲,御前诸军被秦桧老贼昔日党羽弄得军纪涣散,毫无战力可言。若是此刻与金开战,恐怕得不偿失。”

赵眘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他想不到史浩居然会不支持自己。虽然心知自己如今是骑虎难下,不过他的内心还是想与金人一战。

然而史浩的话还没有说完:“当日金使无礼,官家一时激愤,愤然宣战,此乃官家之威严,彰显我大宋雄风。官家有此雄心,臣等甚幸。

不过却有小人借此机会,推波助澜,更是重用武人,甚至任其在军中安插亲信。此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百官哗然,谁也想不到史浩居然会将矛头直指秦天德。右相范同眼中闪过一丝冷芒,有些幸灾乐祸的看着史浩。秦天德的能耐他太清楚了,以史浩这几句话就想扳倒秦天德,那是妄想。

史浩不是他的人,而他也不愿意一直倚仗秦天德鼻息,因此乐得看到二人纷争。

赵鼎张浚等人则是邹起了眉头。在面对金人即将以举国之兵南侵之际,他们不愿意看到朝中内斗,可是史浩似乎并不像放过秦天德。

“官家,臣有本启奏,参劾国师秦天德!”

史浩的这一本,参劾秦天德的理由也很有根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