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张居正简介 > 第三十八回 送金像君王用权术 看抄单太后悟沧桑(第2页)

第三十八回 送金像君王用权术 看抄单太后悟沧桑(第2页)

“唉,饱暖思淫欲,这话一点儿也不假。”李太后叹息一句。朱翊钧听了觉得有些牛头不对马嘴,正揣摩母后的心思,只听她又接着问,“钧儿,你怎把这尊金像从南京搬到北京来?”

朱翊钧按早就想好的词儿回道:“儿早就听说,母后是观音娘娘的活化身,因此便想到,应该把这世上最好的一尊观音像从南京请来,供奉在慈宁宫,与母后朝夕相伴。”

“难得你有这份孝心。”李太后把朱翊钧上下审量一番,斟酌良久方郑重言道,“只是这尊金像,万万不可摆放在慈宁宫里。”

朱翊钧一愣,问道:“这是为何?”

“这金像是抄家抄来的,咱们虔心礼佛,图的是吉利。抄家之物,想起来就有晦气儿。”

“原来是为这个。”朱翊钧暗暗吁了一口气,连忙解释说,“母后不必担心,当年洪武皇帝爷把这尊金像请至大内,专门请了三十位江南高僧为之设坛诵祝,做了三天法事。从那以后,这尊金像就不能算是沈万山的家藏,而成了皇室拥有的吉祥菩萨。这次将九莲观音大士像请来北京,出南京大内之前,朕也特意关照做了一场法事,而且一路上,也有十位高僧护送。”

李太后听罢莞尔一笑,说道:“你既如此说,为娘的就放心了。这厅堂右边的房子,便是咱每日抄经的精舍,就把这尊观音大士像请进去供养,每日里专拨一位婢女侍奉香火。钧儿,你意如何?”

“母后安排极为妥当。”朱翊钧说着转头看了看窗子外边,雪花儿越筛越密,遂笑道,“这种天气,也做不了什么事儿。母后,儿陪您去暖阁里头再坐会儿。”

“好。”李太后正在兴头儿上,笑吟吟应道,“咱正有事儿找你呢。”

两人重回暖阁坐下,婢女沏了热茶奉上。朱翊钧心不在焉抿了一口,问道:

“母后,您有什么事儿要吩咐?”

李太后脸上的笑意一直不曾退去,这会儿她靠在太师椅上,惬意地说:

“也不是什么大事,娘这些时一直为你弟弟潞王的婚事操心,脑袋都昏涨了。”

“母后不要过度劳累,潞王的婚期在明年二月,还有三个多月呢。要办什么事,尽让奴才们办去,您动动口就行。”

“有些事光动口不行,奴才们办不了。”

“什么事奴才们办不了?”

“譬如说珠宝的事,”李太后眼波一转,忽然气愤地说,“上个月你从供用库里批下二十万两银子来,为潞王的婚事置办头面首饰,按说,这笔钱也不算少了。记得万历六年你成亲时,花二十万两银子置办头面首饰,不但种类齐全,且样样都是好的,光祖母绿就买了八颗。现在倒好,祖母绿都涨到一万两银子一颗了,一支翡翠闹蛾儿,也要五百两银子,一顶凤冠只用一颗祖母绿,镶上几十颗宝石,再配上该用的金饰件,竟要四万两银子。若是置办你当年一样的头面,那时花二十万两银子,现在四十万两也打不住。开头,咱还以为是办事的奴才从中做手脚、吃猫腻,便换人再办,谁知报的价儿大致差不多。前后一共换了三茬人当采办,都回来瘪着嘴叫苦。咱这才相信,如今的珠宝价格居高不下。咱实在不明白,才短短几年时间,怎么世道变得这么快,豆腐都卖成肉价了。”

李太后数数落落说了一大堆,朱翊钧知道母后的意思就是要他批旨增加潞王大婚的头面首饰费。这并非难事,现在国库充裕,加之无人掣肘,花多少钱都没人敢干涉。但朱翊钧早学会了就锅下面的控驭之方,本是“小事一桩”,他却要借机做大文章,心里头估摸半天,他才开口说道:

“母后,这两年珠宝腾贵,实有原因。”

“什么原因?”李太后瞪大了眼睛问。

“是因为张居正与冯保两人把珠宝的价格哄抬起来的。”

“你说什么?”李太后身子一挺。

朱翊钧又把话重复了一遍,李太后怔怔地望着儿子,仿佛不认识似的,半晌才喃喃地问:

“钧儿,你怎么这样说话?”

朱翊钧反正已横了心,撕破脸今儿个也得把话说明白,便犟着脖子说:

“母后,您一直不曾问咱,怎么这长时间,没见着大伴冯保了。”

“是啊,咱是想问,只是来不及。”

“咱免了他的司礼监掌印职务。”

朱翊钧故意说得平淡,但李太后从他眼中发现了过去从未见到过的腾腾杀气,她心里猛地一震,既有几分惊恐又有几分愠怒地问道:

“何时免掉的?”

“就在重阳节之后。”

“已经一个多月了?”

“是的。”

“为何现在才告诉我?”

“咱并不想隐瞒,只是想把事情弄得水落石出以后再向母亲禀告。”

“什么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