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重生之血色浪漫 有声 > 第387章 世界工厂(第1页)

第387章 世界工厂(第1页)

在繁华璀璨、灯红酒绿的港岛,于国栋经过数日没日没夜地忙碌,总算是将手头上繁杂的事务处理完毕。

然而,正当于国栋准备松一口气时,却惊愕地发现自己已然身陷困境之中。

此刻的于国栋正静静地端坐在那张略显陈旧的书桌之前,右手紧握着一支钢笔,在洁白如雪的纸张上划过一道道或深或浅的痕迹。

只见于国栋眉头紧锁,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道:“就这么寥寥数句空洞无物的话语,又怎么能够算得上是一份合格的投名状呢?”这句自言自语,不仅是他对于自身能力的一种深刻质疑,更是他对充满未知与变数的未来所产生的深深忧虑之情的真实流露。

于国栋缓缓地拉开书桌的抽屉,从里面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张已经微微泛黄的草稿纸。这张看似毫不起眼的草稿纸,实际上却是他无数次殚精竭虑、绞尽脑汁去尝试撰写那份至关重要的“投名状”的有力见证者。

于国栋无奈地苦笑着摇了摇头,心里暗自思忖道:像这样毫无实质内容可言的几句空话,在那些位高权重、眼光犀利的大佬们眼中,恐怕就连一片轻飘飘的鸿毛都比不上吧!

正在此时,于国栋的视线不经意间扫过了悬挂在墙壁上的那幅年代久远的旧照片。那是一张包氏家族的全家福合影,照片里的包老爷子面带和蔼可亲的微笑,站在人群中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而在他身后,则是一座刚刚竣工落成的宏伟建筑——兆龙饭店的精致模型。

这座饭店象征着包氏家族在商业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崇高地位,也让于国栋不禁心生向往和羡慕之情。

就在此时,于国栋心头忽地涌起一股异样的感觉,仿佛有一根看不见的线,将他的思绪瞬间拉回到了那段风起云涌的1980年岁月之中。

遥想当时的包家,那可真是风头无两啊!他们以超乎常人的敏锐洞察力,精准地把握住了时代跳动的脉搏,毅然决然地与中国第六机械工业部以及中国外贸部强强联手,共同打造出了国际联合船舶投资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长河之中,它不仅仅是改革开放之后诞生的首家中外合资企业,更成为了众多后继者们难以企及的巍峨丰碑。

时间来到1981年,包家再次展现出其豪迈大气的一面。他们毫不吝啬地挥洒着巨额资金,在北京这座古老城市的核心区域,矗立起了一座堪称奢华至极的五星级国际饭店——兆龙饭店。

这座饭店的豪华程度简直令人咋舌,在当时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甚至就连那位德高望重的首长也亲自挥毫泼墨,为其题写了店名。

如此殊荣,即便是到了后世,依然被人们口口相传,成为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

想到这里,于国栋都会不由自主地在心底暗暗懊恼起来。自己为何就没能早些领悟到这其中隐藏的玄机呢?那些来自港岛的富商巨贾们在内地精心谋划的商业布局,又有哪一个仅仅只是停留在口头说说而已呢?无一不是靠着真金白银实打实的投入才得以实现的呀!

于国栋静静地坐在书桌前,目光有些呆滞地望着窗外那片繁华绚烂的港岛夜景。五彩斑斓的灯光闪烁不停,将整个城市装点得如梦似幻,但这美丽的景色却丝毫不能减轻他内心的焦虑。

此刻,窗外的夜景仿佛成了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他心中的不安和烦躁。

于国栋的思绪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不受控制地狂奔在过往的记忆长河之中。那些回忆犹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他的心灵防线。

想完包家,又想到关于霍家的种种辉煌成就,更像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巨大山峰,沉甸甸地压在于国栋的心头上,令他感到呼吸困难。

说起霍家,那可是个令人瞩目的家族啊!他们的影响力之大,就连首长都对其赞赏有加,并亲自给予赏识。这个家族的一举一动,似乎都蕴含着某种神秘的力量,能够精准地把握时代的脉搏和风向。

时间回溯到1979年,那时社会正处于变革的关键时期,大多数人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仍持观望态度。

然而,就在众人犹豫不决之时,霍英东以其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和过人的胆识,毅然决然地出手投资兴建了中山温泉宾馆。

这座宾馆的建成,意义非凡,它不仅代表着霍家雄厚的财力和卓越的经营能力,更是。。。。。。。

随着时光的推移,来到了1983年。那一年,白天鹅宾馆在花都隆重开业。这家宾馆宛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它的出现,不仅为当地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改革开放的进程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白天鹅宾馆的成功运营,使其迅速成为众多企业竞相效仿的典范,也成为了引领行业发展的标杆之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此辉煌的成绩,自然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甚至连首长都被其所吸引,亲自莅临视察。这份至高无上的荣耀,让霍英东倍感自豪。他曾毫不掩饰地对外宣称,自己就是“第一批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返回祖国投身旅游事业并兴建宾馆的第一人”。

于国栋望着远方,心中不禁暗自感叹:“霍英东可真是牛气啊!”他深知以自己目前的实力和成就,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然而,这份感叹仅仅持续了片刻,便迅速被另一股强烈的情绪所淹没——那便是对邵逸夫深深的敬佩之情。

说起邵逸夫,这位在内地捐资办学、使得逸夫楼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大江南北的慈善家,其善举可谓家喻户晓。他不仅拥有雄厚的财力,更难能可贵的是那份慷慨解囊的胸怀。每当想到这里,于国栋都感到无地自容,愈发觉得自己的渺小与狭隘。

一座又一座的逸夫楼在祖国大地拔地而起,它们宛如知识的灯塔,照亮了无数孩子们求知若渴的道路;同时,这些建筑也成为了邵逸夫这个名字永远闪耀的印记。每一块砖瓦、每一处角落似乎都诉说着他的爱心与奉献精神。

不仅如此,就连一向以商业头脑着称的李超人,也毅然决然地捐建了汕头大学。此情此景,让于国栋深深地认识到,自己与这些业界大佬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

越是这样深入思考,于国栋就越发感到沮丧和气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