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母仪天下免费阅读 > 第135章 名声(第1页)

第135章 名声(第1页)

追缉司从戴公公卧室搜出了几十瓶“延年益寿丹”和大量邪典,加上戴胜和戴宅小内侍的口供,足以证明他就是栖云观一案的幕后主使。

龚廷恩将卷宗呈至圣前后,皇帝当即判了戴公公斩立决。

太后收到消息时,戴公公已被拖至午门斩首。

她默了一瞬,感叹道:“这人啊,上了年纪就是容易犯糊涂,以前那么机敏的一个人,居然连这种歪门邪道都信。”

随即吩咐芳姑姑:“传哀家懿旨,着安国寺明日开水陆道场,为那些早夭的孩子诵经祈福,再烧些童衣纸马,免得他们在阴间受苦。”

芳姑姑应诺。

旋即选派宫人去安国寺传旨,又另外命人在民间传扬此事。

栖云观的骇闻刚传开时,京城百姓又怒又惊,既愤慨于道士们的残虐,又担忧儿孙恐遭此厄运,很是心神不宁。

如今得知幕后主使被斩首,纷纷拍手称快。

对太后娘娘的善举,全都交口赞扬,有文人特地为此吟诗作赋,太后的贤名不曾因此受损,反而愈显光辉。

真正将戴公公送上断头台的冯清岁,却鲜为人知。

戚氏和冯清岁请白云寺高僧超度那些孩子所做的那场法事,同样鲜为人知。

纪长卿对此有几分不平。

问她:“可要替你宣扬?”

冯清岁摇头:“我不需要这样的名声。”

能让冤魂安息的,不是经文,也不是纸马,而是罪魁祸首的伏诛。

她尽已所能诛灭元凶,是为了让他们灵魂安息,不是为了踏着他们的尸骨博取美名。

是否为人所知并不重要。

不过,纪长卿从追缉司领回来的那份赏银,她还是欣然收下了。

毕竟这是她应得的。

戚氏得知来龙去脉后,果真又抄起鸡毛掸子,抽了纪长卿一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