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进士出身。”
“礼部主事。”
“乡试亚元。”
这个官职的高脚牌并不算多,寥寥数面而已。
毕竟才是个七品主事,不过赐进士出身是在二甲,**部职,又是要清要的礼部,说明考进士时的名次还不错,虽未能入翰林清华之选,但礼部在六部中又相对清秘贵重,将来的前途仍然算是不错。
朱载墐扫了一眼,感觉一个青年锐气的官员似乎就在眼前。
但事实结果令人相当意外。
一个大约四十多到五十左右年龄的官员,在听差仆役打着高脚牌出来之后,迈步下了官船,坐上了四人抬的轿子。
虽是年至中年,这个官员脸上也没有多少疲惫之色,更多的是从容自信的感觉。
乌纱帽,蓝色的圆领官袍,七品文官补子,也是标准的大明文官的打扮。
在码头上已经有几个官员和大群差役吏员等候,待那官船下来的文官接近,几个蓝袍或绿袍的官员便凑到轿前迎候。
有仆役打开轿帘,从官船下来的礼部官员在轿子里拱手呵腰,然后轿帘放下,连人都未下来,直接便是将轿子抬到城门口这边来。
这时守城卫所军将看热闹的堵路的一律赶开,便是赵元等穿着武袍,腰系武官腰牌也是无用,只能被挡在城门一侧等候这礼部官员先过去。
“黄通判笑的真是跟狗儿一般……”赵元无奈也是无聊,点评道:“府城的这些官儿,见我们王府武官就是冰冷冷生人勿近的样子,见了常德卫的武官,就摆出盛气凌人嘴脸。这姓黄的平素就爱拿大,城中官绅百姓没几个被他放在眼中的,却未想到见了京师来的官员,居然是如此模样。”
“那是你未见上次张总督,屠巡抚和胡巡按他们来时的情形。”姜焕在一旁笑道:“当时我还在常德卫,奉命在府衙外驻守戒备,黄通判和府衙的佐杂官员,还有县衙官员,一个个穿着打扮的像模像样,拿着手本在衙门外排衙等候,结果那些大人物,楞是没有一个瞧他们一眼的,这帮人还不是跟狗儿一般,就差在屁股后头插根尾巴了。”
文武之间的矛盾原本就不小,文轻贱武,武不服文,在嘉靖年间时双方还能彼此争斗一下,武官一方还有些微的还手之力。
到仇鸾被严党打倒在地,彻底清算之后,嘉靖朝的后期就是文官领军为主了,侯伯之类,再无资格出任总兵方面大将。
至隆庆,万历之后,武将的地位更是直线下降,袁崇焕这个辽东经略不请旨杀毛文龙这样的方面大将,不论事非曲直,仅以事情本身来说,在此前的大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赵元,姜焕说的虽是不堪,但眼前的这个黄通判和其余的府城官员,给人的观看也是过于奉迎了一些。
城门口被肃清了。
四人抬轿子晃晃悠悠接近过来。
在接近的时候,轿帘突然被人拉了开来。
一个留长须的国字脸打量了赵元等人一眼。
赵元等人都带着腰牌,官府内的人扫一眼就能看的出来这是荣王府的仪卫司人员。
各亲王府都有亲军仪卫司,每个王府都会给亲军仪卫发下带各自标识的铜制腰牌,文官则是牙牌,凭这些腰牌出入王府,上值下值。
当然荣王府内早就有总务司的总务科负责排班,点卯,记档之类的事,包括上值下值,发放牌符之类,也是由总务科来接手了。
不过在外武官,还是按例悬牌,特别是巡行各庄园时,总得自证身份。
否则拿什么来取信那些庄丁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