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这样的人,二十岁就中了进士,年至五旬已经位至人臣之高位,距离巅峰也只剩下一步之遥。
论心智,经验,判断,还有观察能力,总结归纳的能力,以及举一反三,还有对世间人和事务的博学强记,一般的人还真的比不过,相差极远。
不要说王大喜这样的草包,就算他叔父王文海来了,在这老者面前也同样是草包。
这年头,大明人口应该是过亿了,识字的人却只差不多有四五百万人左右。
这其中还有一半以上的只就识字,懂得看一些文告,闲书而已。
懂名读,能通读儒家经典,代写书信,这种档次的读书人最多几十万人。
能参加县试,通过童生试过不了府试和院试的最多二十来万人。
通过府试,院试,成为秀才的最多十几万人。
在这几万秀才之中又能过关斩将成为举人的,每三年数千人,全国累积加在一起的举人,最多不超七八万人。
进士及第又是在三千举人中挑出来的三百幸运儿,每三年一次,全国积累下来的全部正牌子进士,绝不会超过五万人。
这几万进士,老病考中进士的,榜单垫底的,不擅官场早早萌生退意的,或是同年座师和同乡都不得力,本身也不是强势家族出身的。
大半进士,一生为官就在府县班子里转悠,就算点了翰林,熬了几十年不过三四品致仕的也是大有人在。
成为进士,不光是要有读死书的毅力,也得有惊人的领悟力,才能在千篇一律的八股文章里独辟蹊径,成为最终的幸运儿。
而为官之后,又得擅机变,擅机变的同时还得有坚持,叫人知道这个人不固执迂腐,但又有一定的底线,由此才可能被人引为同道之人,大家互相支持,在官场彼此相助。
唯唯诺诺没有立场,或独夫孤臣都是注定走不远的,类似的人物在大明的历史上反正还没有成功的先例。
所以在大明能走到眼前这老者地位的,无一不是人中龙凤,精英中的精英。
就赵元那点小机灵,还有王大喜这蠢货草包来当搭档,眼前这老者一分钟就能想出十个法子把这两货转头就给卖喽……
这时严府门房里奔出一人,青巾青袍,远远看到了这边小贩摆的摊和桌椅,便是向着这边招起手来。
这人明显是门房里的门子,别看穿的是贱业打扮,一般的京官见了这位都得点头哈腰,主动问好请安。
这门子拼命招手,王大喜一看方向是这边,不由又惊又喜。
当下嘴巴都有些合不拢了,只下意识的喃喃道:“难道是阁老召我进去叙话?”
他的名帖和礼单还有书信都附在一起送入门房,只等严府里发话出来。
是赏收,还是见面谈话,或是直接回信,这都得看阁老和小阁老的意思,所以王大喜递了帖子后已经算是完成了任务,虽然还在担惊受怕,其实事情已经做完,要不然的话他可没心思和赵元一起在这里喝什么羊杂汤。
“是叫老夫进去了。”白脸老者安安心心站起来,顺手一拂袖,对着赵元和王大喜点头一笑,接着便是转身向严府角门方向走去。
这时不少人看到了老者,众人纷纷迎上前去,不仅是有不少蓝袍和绿袍的官员上前主动长揖问好,有好多个红袍大员也是慢慢踱步过来,向着道袍老者行礼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