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原本便陷入战备的开封府城,气氛仿佛更加紧张了几分。
一夜之间,开封十三个乡绅士族被抄家,上千人被连夜抓走下狱。
开封百姓恍如隔世。
一大早,便有许多百姓站在这十几家人门口,远远瞭望。
直到有人壮着胆子走近,看到门口贴着的封条和抄家的告示以后,才确定这十几家乡绅,真的是被抄了家。
顿时,整个开封府城震动。
无数百姓奔走相告,激动无比。
“王家被抄家了!”
“张家也是!”
“报应终于来了,听说要清算他们侵占的田亩!”
“老天有眼啊!哈哈……”
全城狂欢。
对比兴奋的百姓,府衙气氛却是极为严肃。
天一亮,密密麻麻的士兵、衙役,便在卢象升等人的吩咐下,开始出城熬粥。
对昨晚之事,绝口不提半句。
城外本就有之前接济百姓,布施的粥棚,如今断粮半个多月,早已被灾民占据,破败不堪。
无奈之下,只能重新搭建粥棚。
四方难民见状,顿时激动地围了过来。
“有米了!要施粥了!”
“衙门管咱们了!”
“给口吃的吧,各位官老爷!”
“可以活下去了!呜呜……”
“别挤!别挤……”
难民闻到米香,纷纷挤了过来。
许多士兵纷纷堵在粥棚周围,可还是挡不住汹涌的人群。
“不要乱!”
就在这时,城墙上出现穿着官服的人影喊话:“各位乡亲,大家不要乱,稍等片刻,所有人都会有吃的,今天的粥管够!”
“要是打翻了粥棚,大家都没得吃!”
闻言,难民们这才镇定一些,站在远处不断吞咽着口水,紧张地等候。
守粥棚的士兵松了口气,立即加快速度熬粥。
城墙上,卢象升等人微微点头。
他们最怕的就是发生动乱,饿疯了的难民,根本不会管什么秩序不秩序的。
所幸,如今亲眼看到有吃的,难民心中有了希望,局势勉强稳定下来。
朱燮元靠近卢象升身边,低声道:“大人,听说江大人的人,天不亮就出城了。”
卢象升点头:“听说他的人在南阳那边发现了白莲教的人,提前赶去解决了。”
朱燮元感慨:“锦衣卫的情报,果然名不虚传啊,咱们找了这么久,都没发现白莲教的残部分布在哪里,他一来就有消息了。”
“我敬佩的是他的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