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从神探李元芳开始百度百科 > 番外第十一章 真武观主袁天罡(第2页)

番外第十一章 真武观主袁天罡(第2页)

正考虑着这个问题,喧闹声遥遥传来,飘入偏僻幽深的小巷里面。

小黑侧耳倾听,身形一闪,消失无踪。

数个呼吸后,她已经来到大道边上,就见分列两边的人群,正在迎接一群道人的驾临。

在乐器吹奏下,一位须发皆白的老道士于正中行走,身着杏黄道袍,胸前阴阳,背后八卦,两侧道童随行,周遭仙音渺渺,烟霞翻腾,望去竟有几分气象,引得沿路的百姓敬畏地随行,不敢接近,只是在地上叩首祈祷。

“玄天在上,保佑我儿州试高中!”

“玄天在上,保佑我父脱病消灾!”

“真武观的老神仙,望赐符水,望赐符水啊!”

小黑起初还没有什么反应,但很快眼睛就危险地眯了起来。

她听到玄天之名,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可最后那真武观一出,立刻想到,真武大帝也称玄天上帝,这玄天在上,拜的竟是真武道统。

也没什么奇怪的,在大食她都见过真武信仰,那个宗教国家都能占据一席之地,大唐当然更加兴盛。

不过大食的真武教,与当地的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都有矛盾,若不是杨再威出手,小黑是准备相助一二的。

但现在对于大唐境内的真武观,态度恰恰相反,这些招摇过市的道士,让她颇为厌恶。

因为联想到了“迎佛骨”。

佛门兴盛到极致的体现,便是晚唐时期的迎佛骨,文武百官,豪族巨富,争施金帛财物,四方百姓扶老携幼前去瞻仰,不少人甚至当场断臂截指,就为了向佛陀表达自己的虔诚之意。

结果毫无疑问,正如韩愈所言,“事佛求福,乃更得祸”。

可惜那个时候,民间信仰已成浩荡裹挟之势,无论统治者信或者不信,都难以扭转这种大风向了。

而李彦决定飞升后,最为担心的,也是道教的坐大。

道教本就是李唐国教,历史上虽然不如佛教那般狂热,但唐朝炼丹潮,也是道士带起来的,在权贵里极为流行,引得众多耳熟能详的大诗人都趋之若鹜。

宗教兴盛到一定程度,祸害其实是大同小异的,道教的优点是大多数时候不坑穷人,可由于李彦的出现,此世道教发展成何等模样,就不好说了。

毕竟以前的神仙只是传说,现在却出现了一位真实飞升的。

此情此景,似乎正印证了这一切。

蒲押陀黎也赶了出来,来到小黑身后,看向那浩浩荡荡的人群,见怪不怪:“唐人信奉真武,那是一位有大法力的神明。”

小黑恢复平静,见这招摇过市的道士一时半会没有回去的意思,询问道:“凉州最大的真武庙宇在何处?”

蒲押陀黎不明白找寻使节团,怎么突然转到真武教会上面去了,对方却是将他救出来的恩人,不敢质疑:“我去找找。”

“不,正事要紧!”

小黑确实是心血来潮,所幸她能恢复原身,四足奔行,什么千里马都比不了,干脆道:“你照常上路,赶往长安,我查一查真武教,很快会追上来。”

蒲押陀黎并不知道他的气息已经被记住,还以为这位也有一群强大的班底,赶忙应下,飞快离去。

小黑则身形一起,眺望四方,开了法眼,辨明一处最浓郁的人气所在。

“皇城被拆了?”

她穿行街巷,两盏茶的功夫就赶到目的地外,发现那竟是原本的凉州宫城所在。

隋末群雄纷争时,大凉王李轨就在这里建都,后来大唐立国,这里的宫城并未拆去,丘英最初来到这里调查吐蕃奸细时,还将重建的内卫据点放在宫城之内。

只是如今,这里的宫城终于被拆除了,换成了道观。

真武观。

此时的观外,正在举行斋醮。

斋醮准确的说,分为禳灾祈福的清醮,和超度亡灵的幽醮,此时两者却是并行。

一边可以看到,城内有权贵人士去世,家人披麻戴孝,抬着棺椁,请道士行幽醮,这是连佛教最大的生意都抢了。

另一边,又有无数信徒拜倒在地,朝着一具神像虔诚地祈祷。

那神像穿青玄君上之袍,戴苍壁七称之冠,作帝王打扮,面容威严,五官雕琢得极为精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