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数年的冬枣买卖后,枣农们和经销商都逐渐意识到,要想有稳定可靠的供销渠道,必须双方建立起合作共赢的模式,才能保证各自的利益。
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里,枣农老张和山西客商王小军打算签订今年的供销合同。
由于俩人去年合作过,彼此信任,所以就按照去年的收购标准拟定合同。
合同里,各类冬枣的价格清晰明确:一级冬枣每斤价格是六块八毛五,二级定价六块钱,三级则是五块五。
不管天灾还是市场价格如何涨幅下跌,都以这份合同为准,白纸黑字,以此为凭。
合同一式两份,两人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按下了手印。
签完合同后,王小军从包里掏出一万元定金递给老张,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放放心心地走了。
这里老张看着手中一沓花花绿绿的钞票,心里也是乐开了花。
老张家的枣园有三十六点八亩,园里的枣树已是第五个年头,正值产果的好时候。
此时虽才是八月份,可枣树上已经挂满了密密匝匝的枣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透着诱人的光泽。
老张和老伴每天都在枣园里忙碌着,看着这满树的冬枣,就像看到了一棵棵摇钱树一样开心。
眼看冬枣成熟在即,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一日中午,一场猝不及防的暴雨毫无征兆地倾盆而下。
由于正是中午,为了让冬枣能多晒太阳,接受更多的日照,此时,所有大棚的顶全部敞开着,盖是来不及了。
这暴雨就像一场可怕的噩梦,瞬间击碎了枣农们即将丰收的幸福。
狂风裹挟着大雨,疯狂地抽打着枣树,一棵棵成熟的冬枣被无情地打落,‘噼里啪啦’地掉落在地上。
整个大坪县的枣农们都陷入了绝望与愤怒之中。
尤其是家里的女人们,看着满地被打落的枣子,痛心疾首,有的甚至抱着枣树嚎啕大哭起来。
老张和老伴站在枣园里,望着一片狼藉的园子,欲哭无泪。
他双腿一软蹲了下去,手不住地颤抖着,小心翼翼地从地上捡起一颗沾满泥土的枣子,用粗糙的拇指和食指轻轻摩挲着,一点点擦去上面的泥污。
随后,将枣子缓缓放进嘴里,一下又一下,用力地咀嚼着,那咬下去的每一口,都带着不甘、愤怒与无奈。
到了约定收枣的日子,山西客商王小军带着小舅子,开着大货车,满怀期待地驶向老张家的枣园。
一路上,王小军心里不停地盘算着:
“要是这次运气好,收的枣子品相好的话,一斤大概能挣五毛钱。
一卡车满负荷载重时,大约能拉五吨枣子,换算下来就是一万斤,这一趟下来差不多就能挣个五千元。
除过来回的过路费、加油费和其他杂七杂八的花销,净利润怎么也能有个四千左右。
到时候给小舅子分个一千块钱,自己还能净落三千,这买卖值当。”
想到这儿,王小军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仿佛大把的票子已经揣进了自己的口袋。
八月的天空,在阳光的肆意照耀下,天高云淡得十分纯粹,纯净得没有一丝杂色,丝丝缕缕的白云像是随意勾勒在天边的几笔淡墨,疏密有致地舒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