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杰今儿个的心情格外地好。
饭馆开业已有两个月了,昨天他仔细算了一下账,惊喜地发现这个月饭馆实现了盈利,虽然不是很多,但比起上个月还是有所提高。
照这样发展下去,只要用心经营,两年内还清所有欠款不成问题。
想到这儿,明杰心里满是憧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就在他信心满满之时,这天,一封来自中学校长的信不期而至。
他拆开信封,信里大意说学校计划修建教学楼,希望所有曾在该校读过书的仁人志士,能为学校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贡献一份力量。
明杰深知自己当年在学校上学时是个什么状况,也很想为母校多尽些力。
可目前的条件实在不允许。
饭馆刚开业不久,生意虽说有了起色,但还不够稳定。
而且,之前开店借的欠款就像沉甸甸的石头一样压在心头,等着他去偿还。
再者,老婆孩子还在乡下生活,他一直盘算着,等过段时间生意稳定了把他们接到县城,一家人团聚呢。
往后在城里,一家人的吃穿用度,孩子的奶粉,样样都得花钱。
此外,每个月还得给父母一些零花钱,让他们手头稍微宽裕些。
所以呀,旁人看着他开了饭馆,好似风光无限,实则只有他自己清楚,背后是一地鸡毛,经济上相当紧张。
尽管如此,然而,一种说不出的使命感在他心底油然而生,促使他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凑钱支持母校。
他思来想去,权衡再三,最后一咬牙,把这几天的营业额往一起凑了凑,七拼八凑,好不容易凑够了两千五百块钱。
怀揣着对母校的拳拳之心,他一股脑将钱给学校邮寄了过去。
只是,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他没敢把这事告诉家里人。
他太了解家人的想法了,就怕他们一时半会儿想不通,为此跟他吵闹起来。
另一边,瑞英和儿子在老家,有明杰父母帮忙照料,日子原本过得很安稳。
可她心里始终惦记着丈夫,对她来说,一家人整整齐齐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她不顾公婆的劝阻,执意要带儿子到县城与明杰团聚。
好在天气逐渐暖和起来,孩子也能抱出门了,这才让明杰稍稍宽心。
初夏的大坪县城,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街道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枝叶繁茂,像是一把把撑开的绿色大伞。
公园里,五颜六色的花儿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竞相绽放。
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玩耍,手中牵着五彩斑斓的气球,那纯真的笑声在空中回荡。
鸟儿欢快地在枝头蹦蹦跳跳,时而婉转歌唱,时而俯冲在地,在草丛中低头啄一两下。
湖面上,波光粼粼,不时有燕子轻盈地掠过,留下一道道美丽的弧线。
一群白鹅“喔喔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