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中午,回到店里。
林奇看到了沈欣悦送来的话剧剧本。
这是一个纯美的乡村爱情故事。
有点儿《我的父亲母亲》的味道,讲了一个知识分子男性和农村女青年自由恋爱的故事。
林奇看完,挠了挠头。
他确实有一定文学素养。
否则也写不出来那些受人欢迎的散文。
但客观来说,他的文学素养,也就是这个水平。
不错是不错。
却达不到顶级的程度。
没有他的厨艺水平,甚至没有他的专业水平高。
沈欣悦因为《明朝那些事儿》而崇拜他。
但《明朝那些事儿》,是他文抄来的,并非原创作品。
至于话剧,他前世倒是看过一些,但在这方面,没什么深刻研究。
所以他能做的,就是对这剧本的遣词造句和部分细枝末节的情节进行修改,没敢动沈欣悦的大框架。
两天后,剧本改完。
他去艺术学院,交给了沈欣悦。
虽然他的改动有限,但沈欣悦看完后,还是特别惊喜,说剧本质量提高了很多,让她有更大的信心了,打算回头就交给学生进行彩排,去参加6月份的东庆省大学生话剧比赛。
“林奇,你要不要加入话剧社,来参演一个角色?”
沈欣悦邀请道。
“算了算了,我可没有演戏的天分,到了舞台上,纯属丢人现眼的。”
林奇笑呵呵地婉拒,告辞离开。
周末到了。
林奇陪着顾锦云去菜市场采购的时候,路过音像店,看到音像店门口贴出了专辑《像雾像雨又像风》的宣传海报。
海报上面,郭沁衣着华服、打扮靓丽,笑容亲切灿烂。
几个大学生正站在门口,对着海报指指点点,发出惊呼。
“天呐,这不是咱们学校音乐学院的郭老师嘛!”
“模样一样,名字一样,肯定是她!”
“郭老师成大明星了?”
“怪不得这段时间没见过她呢,竟然是去当明星了!”
“太厉害了吧!”
还有人问老板:“老板,我们郭老师这专辑好听吗,你给放一下呗!”
“好好好……”
音像店老板笑呵呵地拿出一张专辑,放在录音机里播放。
不大会儿,郭沁柔美的声音便通过两个音箱,在音像店门口响了起来。
“你对我像雾像雨又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