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发生了一件让人为难的事情,起因是围绕先秦的那几个余党。
本来事情分为两派也是很正常的,有人主张把他们杀掉,有人就要求释放他们。
持这种对立意见的人,也并非都是什么坏人,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但是在争论之中,却出现了一个让人震惊的官员。
此人姓刘,也不是官衔有多大,他主要负责将皇帝的日常记录在册。
在两派争论的时候,他突然大放阙词,说什么如果把这些人杀掉的话,皇帝的名声会收到损害,这人们都能够理解,但说着说着,他居然提到先秦的管理制度是多么的好,徐国从管理上是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他的这种说法,让人们当场就吸了冷气,心想这次完了,皇帝肯定会龙颜大怒。
皇帝当时的情绪倒也算是平静,他只说了,把这件事交给太子处理,然后便走了。
这个烫手的山芋转眼间就转到了太子的手里。
也许是皇帝在故意考验太子的能力,也许,皇帝也不愿意落一个杀掉忠臣的名声,毕竟他的这种做法,会让很多人认为他是忠言逆耳。
无奈之下,太子又过来找东娘了。
东娘笑盈盈的从案桌上拿起一支毛笔,从宣纸上写了一个字之后,便交给太子,太子打开一看,上面只写着一个“杀。”
“东娘,这样做,会不会失了民心?”太子有些担忧的问。
“你不想失掉民心的话,你只能失掉你的国家了,”东娘看着太子继续说道:“他一个小小的官员,在大庭广众之下,能够说出这样的话,身后必定有人指使,我知道你担心的是那些秦国旧臣,你放心,既然他们能够背弃秦国,就证明,在他们心里一定有比秦国更重要的东西,以至于让他们放弃自己的国家,那个时候他们不敢站出来,到了现在,他们一样不会站出来,这就是人性,你处理了这个姓刘的官员,正好也让他们看看你徐国太子的手腕。”
太子的眼里出现了一丝冷芒。
他对着东娘笑了笑,便离开了。
在书房里,太子就一直寻思着,父皇让自己处理这件事情,明显的就是在试探东娘的态度,整个朝堂都知道,太子和将军府走的很近,太子如何处理这件事,多半得取决于将军府。
想到这里,太子不由自主的笑了,东娘和空如也,不仅在行军打仗上是个人才,在如何治理朝政上,却也能让人另眼相看。
第二天,太子就直接在朝堂上宣布了对这个官员的处置,斩立决。
皇帝没有说话,文武百官更是连大气也不敢出。
那个姓刘的就被这样处置了。
从那以后,人们看太子的眼光多了一些敬畏,这就是东娘所要的效果。
再次到达将军府的时候,空如也对太子的态度也冷淡了很多,就连太子也能感觉得到。
尤其是这一次,空如也看到太子来了以后,居然转身就走。
“空将军,请留步,我是特意来找你的。”太子见他转身要走的时候,及时喊住了他。
空如也停下脚步,问道:“太子有何事?”
太子有些尴尬,问空如也:“你真的不打算让我去去书房里说话吗?”
空如也看着他叹了一口气,两人就一起进了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