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马上就要满月了,这让太子府里一片喜气洋洋。
在民间有一种说法,如果在孩子第二十四天的时候剃头,这个孩子长大以后就会孝顺父母,于是,在孩子第二十四天的时候,无双太子亲自为自己的儿子剃了头发,并默默的送上了祝福。
接着,整个太子府就要开始筹办孩子满月的事情了。
为了让外人看来太子妃和侧妃娘娘相处和睦,灼灼也搬回了桃心斋。
一来是这个原因,再一个也省得亲朋好友们两边跑。
太子府的满月礼是非常隆重的。
一大早上,太子湖里,在一个大铜盆中就烧好了香汤。
来往的好友会把钱撒在这个汤里面,俗称作“添盆。”
当然那些送银票的是不会放在汤里的,人们在里面放,也是象征性的放一些铜钱和金银。
由于小公子已经剃过了头,这个形式就免了。
太子和太子妃在大堂里亲自招呼着客人,一片喜气洋洋。
那些来看望月子的妇人们,都亲手把红绳系在了小公子的脖子上,以代表祝福。
由于怕打扰花妃娘娘休息,人们看过孩子以后,也就没多做停留,就去了大厅里面。
客人们都来个差不多了,太子妃娘娘就亲自抱着小公子,从桃心斋走到了自己的寝室。
这也是有讲究的,目的就是让小公子能象征性的见见世面,以便将来能够有胆实,有一番作为。
太子府的院子里挂了一条三百尺的布料,上面缝了很多小孩子穿的衣服,都是客人们送来的,平常大户人家三百尺的布料都会空闲好多,而在太子府,这个布料上的衣服密密麻麻都被叠了好几层。
人们在夸奖小公子长得可爱的同时,也在纷纷议论太子妃。
一个盛装的妇人小声的说:“不是说太子妃生病了吗?现在看着精神还可以,气色还不错呀。”
这时候,就有另外一个妇人把她拉到了一旁,看四下无人,便说:“小声一点儿,谁心里的苦谁知道,自己还没有子嗣,偏偏这侧妃就生了个儿子,谁心里能好受呀?说是生病,还是好听的呢,说不定是被气的。”
那个盛装妇人,点了点头,以表示相信,说道:“这太子妃以后的地位可就岌岌可危了,虽说是结发夫妻,可这结发夫妻被小妾给挤掉的不也是常事嘛,况且人家还有了儿子,怎么和人家拼呢,纵使是在皇家也有心里的苦呀。”
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的感叹着,纷纷表示对太子妃的同情。
人们都说隔墙有耳,这话一点也不假。
此时的太子妃正好在她俩后面经过,两个人却都没有发觉。
太子妃听到这些以后,脸上的表情并没有改变,这个时候,她更需要表现出贤惠大度的一面。
其中一个人感觉出不对劲的时候,已经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