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的病稍有一点起色了,就赶紧去了宫里。
她也知道,这段时间自己应该在府里安心养病,但是,现在却不是时候。
自从灼灼产下小公子以后,她应该尽早入宫面见皇后娘娘的,谁知道自己竟然一病不起,一直拖到了现在。
毕竟,现在自己的婆婆已经是皇后娘娘了,和以前的心态比起来多少会有些不同,如果真的有些事情上怠慢了,恐怕也是给自己找麻烦。
想到这里,太子妃就更加笃定,皇宫这一趟是非去不可的。
虽然一路上马车走的很缓慢,但对太子妃来说,也是一种折磨。
她的面色有些苍白,呼吸也不均匀,一旁的秋荷看着娘娘这个样子,便说:“娘娘,您要是感觉不舒服,咱们就回去吧,太医到咱们府上去过多少趟,想必皇后娘娘也是知道的,她应该不会怪罪你的,身子要紧啊。”
太子妃望了秋荷一眼,说:“话随这样说,该有的礼数也不能忽略呀,这都走一半了,还是去吧,我没事儿,坚持一会就好了。”
秋荷见太子妃这样固执,虽然着急,却也没有办法。
太子妃接过秋和手里的枇杷,说:“整天吃这些,却一点作用也没有,从今天开始,那些什么粥,什么羹的,都断了吧。”
听到太子妃说,这些秋荷的眼里都流出了泪水,她来不及擦拭,就赶紧说:“娘娘不可呀,这些都是对你身子有益的,这几天你几乎吃不下什么东西,全靠这些粥来维持着,”
太子妃摆了摆手,示意她不要说下去。
太子妃这是在跟自己置气,秋荷心想。
遇到这样的事情,换做谁,在心里都会不好受。
都怪王虎多嘴,说什么璞玉的事情啊,送就送了,还一个劲的在别人面前显摆,想到这里,秋荷的心里又起了一丝埋怨。
太子爷给侧妃娘娘送了一块璞玉,有两尺多高,当人们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几乎都张大了嘴巴,那得多少钱呀?
有懂眼的说,市面上的一小块璞玉就好几百两金子,这两尺多高,得够平常老百姓家吃几辈子的。
下人们议论也就好了,偏偏这话被太子妃听到了。
太子妃没有责罚那些下人多嘴,而是静静地走回了屋子里。
本来已经快要好了的症状,现在又出现了气短,夜里又睡不安稳起来。
秋荷在心里说,但愿太子爷别再给侧妃娘娘什么贵重的东西了,但愿他能和太子妃和好如初。
秋荷一直是跟在太子妃身边的,灼灼还没有来的那几年,太子和太子妃虽然不像和灼灼那样如漆似胶,却也过得恩爱有加,自从这个灼灼进了太子府,太子对太子妃的态度就不一样了,在他们看来,太子对太子妃客气了很多,以前的那些情态,几乎都没有了。
她们做下人的都感觉到了,太子妃又怎能感觉不到呢?
在她看来,太子确实是有一些有失公允的,并不是她为自己的主子说话,事实明摆着就是那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