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地段繁华,又因为是边界,鱼龙混杂。
新兵所在的地方,本身就是为新兵准备的,在北面,平日是不开的,除非有新兵来,或者有什么演练。
而真正的老兵大营,是分别在东南西的。她们要去的便是西大营。
走路太慢,因此准备了马匹。
东娘由衷的松了口气,幸亏学了骑马,否则现在可就尴尬了。
三人驾马,绝尘而去,来到西大营。
走进去,就闻到肃杀的味道,随处可见人在斗狠。大多人都在叫好,或者懒得搭理,也由此验证了亡命之徒一说。
“陷阵死士”是外人的称呼,实际上这个团的名字很普通,就叫做“步兵团”,普通又不普通。
普通是读起来没气势,不普通是因为,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当初大唐只有这一个步兵团,威名赫赫,若是不信,问问倭寇身上被戳了多少刀就知道了。
军营里面,阶级分明,除了将军能有亲卫兵以外,就只有军师方才能有。因为这些人多半是要动脑子的,容易被人刺杀。
军师身边除了亲卫兵,就是幕僚,成为幕僚就难多了,因为幕僚是军师的附属,将军的智囊团,需要将军认同的。
所以昭帝只能提供亲卫兵的身份,幕僚,还需要她自己争取,好在,她最擅长的就是动脑子。
三人进去之后,发觉里面很朴素,除了门口守着一个侍卫,便在无一人。
在往里面走,便看见屏风后面有一个中年男子正在手握兵书,时不时的掩嘴咳嗽。
杨迟人长得大,声音也嗡嗡的:“军师,人带来了。”
那中年人气度很儒雅,头发束成一绺,垂在脑后,显得有些随意,鬓角斑白的头发,昭示着他的年纪,似乎有四十岁了。
他放下书籍,抬头看三人,嘴角挂着和蔼的微笑,视线直接落在了三人之中的宇千梅身上,淡淡一笑:“是你。”
宇千梅恭敬的行礼,那是发自内心的样子,还很少见她这么信服谁。就算是对着东娘,尊敬的也不过是她的身份。
“既然来了,就还做军医吧。”军师温和的说道。
东娘隐约清楚,似乎这个人就是宇千梅口中的心善上司了吧。
很快,那人的目光就落在了东娘的身上,微微迟疑了一下,招了招手,道:“过来,给我瞧瞧。”
东娘脚步轻快的过去,在书桌前停下,迟疑了一下,行礼道:“新兵东镇远,见过军师。”
中年人仔细的打量了她一番,含笑问道:“可曾读过兵书?”
东娘干脆的回答道:“读过《孙膑兵法》、《吴子》、《六韬》。”
此人既然是父皇安排的,那就没什么好隐瞒的了。
这些倒不是她自己读的,而是柳氏闲来无事读书的,她身子不好,便常常看书,上到诗词歌赋,下到一些兵法史记都读过。这样的女子,简直就是加强版的林妹妹,在感情上折了自己,真是太让人惋惜了。
军师还没说话,外边传来一声朗笑:“哈哈,军师久不选入亲卫,一选便选了个饱读诗书的。”
随即便有人走了进来,此人也是书生打扮,看样子三十几岁,身板很健壮。守门的亲兵很是尴尬,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显然是没拦住此人。
杨迟拱了拱手:“陈幕僚。”
军师是智囊团的首位,手下有无数的幕僚,此人就是最为厉害的一个,一个普通兵,一步步爬上来,可见不一般。他爽朗一笑,视线扫过东娘,让人有些发冷。径直坐下后,对着军师道:“您不介意让我看看吧,是怎么挑选亲卫的。”
军师点头:“自然不介意。”说完之后,对着三人道:“都可以,今日先回新兵营,待我像将军禀报以后,你们在来。”
好家伙。
东娘立即就明白,这两人是不对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