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杀,杀!”
哈密城外,一个个杀字喧天而起,本已经疲惫甚至有点慌乱的汉军骑兵,再次战意昂扬。
张国栋举起自己的剑,自己只有万余人,准噶尔人却有五万。可他不打算退,他绝不让准噶尔人再进入哈密。
“九头鸟,拔剑!”
一名名帝国骑兵,都收起了枪,他们拔出了自己的骑兵剑。
“九头鸟,披甲!”
张国栋再次高喊。
此前行军和攻城之时,这些帝国骑兵们只戴了顶钢盔,并没有配甲。他们攻城时,实际上是下马步战,用的是火枪、手榴弹,在炮后的掩护下入城做战。
但现在,既将与准噶尔骑兵展开野外骑战,张国栋选择了另一种作战方式。
骑兵们从马上解下了自己的甲囊,里面放着一副钢甲。
这是一副简化的半身甲,实际上只是一件胸甲。胸甲只有前半副,没有北后的。另一只甲囊里也装着几个小件,分别是护腕、护臂、护腿、铁网手套。
这些护甲都由精钢打造,是用钢液加入一些其它金属炼制成的合金,再轧制成独特形状的钢板材,最后送入煅坊,用大型水力煅锤,按形状经过千百次锤打后,加工成坚固而又轻薄的甲片。
最后还经过多道工艺后,就成为了一件件精美的骑兵甲具。不过汉军中已经淘汰了护甲流,帝国绝大多数士兵,也仅只装备一顶钢盔而已。骑兵算是唯一一支还保留着数件护甲的。但他们的护甲也大大简化,只剩下了几个小件而已。
就这么几个护甲配件,也完全是因为不少骑兵将领的坚决要求,军部考虑到骑兵现在的一些战术,才做了保留。
这些护甲的保留,为了的是配合骑兵的冲锋战术。
虽然现在是火器时代,可帝国的骑兵却依然保留了骑兵冲锋战术,而且这个战术是得到皇帝亲自同意的。
一个个骑兵迅速的把胸甲、护臂、护腕、护腿和铁网手套穿戴好,然后拔出了自己的骑兵刀。
军乐队奏响了激昂的乐声。
鼓乐声中,一名名骑兵迅速调整着自己的位置。
骑兵们以连为单位,互相靠拢,靠的越来越紧密。
连队里的旗手们高高举起战旗。
“九头鸟,冲锋!”
张国柱挥刀下令。
骑兵们开始策动马匹,缓缓奔跑起来。
在这些骑兵们的两翼,则是两个迅速调整过来的炮兵阵地,他们已经把火炮调整了方向,将炮口对准了北面。
准噶尔人也吹响了号角。
他们策马奔驰而来,只是与汉军骑兵排着整齐而又密集的骑兵阵列冲锋不同,他们却是自由的冲锋,四散奔驰,如同是野马奔腾。
“保持阵型,控制速度!”
汉军骑兵的连长们不时的呼喝下令,与准噶尔人一旦发起冲锋,就全力奔驰不同。汉军骑兵的连长们却一直在下令要求连队保持阵型,控制速度。
他们从始至终一直在保持着小跑的速度,在这个速度下,连队也始终保持着严密和整齐。
准噶尔骑兵如决堤的洪水般奔腾,可汉军骑兵却如同是一堵堵墙在移动着。
张国栋没有参与冲锋,他身为先锋大将,统领着这一万五千骑兵,并不被允许直接参与冲锋。他站在炮兵阵地上,身后是全军唯一的一支预备队。
两军越来越近,张国栋脸上却渐渐露出了笑容。
“可以开炮了,我们赢了。”
一门门骑炮轰鸣,炮弹呼啸着飞过汉军骑兵的头顶,然后落入准噶尔骑兵冲锋的集群中,一发接一发的炮弹,让冲锋的准噶尔骑兵备受干扰,伤亡不小。
而汉军骑兵却一直保持着阵型,有条不紊不急不缓的冲锋。
不过火炮数量有限,虽然炮火能支援掩护汉军骑兵冲锋,能干扰打乱些准噶尔人的冲锋,但毕竟数量有限。
给张国栋极大自信的还是汉军骑兵们到现在都还保持了他们的阵形,依然排着密集的阵型。
这就是张国栋的自信来源,也是汉军骑兵到现在还保留部份盔甲的原因所在,汉军骑兵的一套核心战术,集群列阵冲锋。
这个战术不追求速度,而是讲究阵型。始终如一堵铜墙铁壁一样的移动,他们在冲锋时也不用枪,而是用骑兵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