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虽然这样说,但是常遇春的眼中,满是凝重。
一刀分胜负,一刀见生死。
这个徐寿辉的手下,不简单。
而且他还没使全力,这样的对手,罕见!
“刀来!”
常遇春再次伸手,脸上没有了笑意。
只有战意。
~~~
且说,朱五的议事厅中,关先生正在慷慨激昂。
外面忽然传来两声不可,李善长和席应真并肩而来。
“关先生,是想我定远军,为你们北方红巾做嫁衣吗?”
“你这人不厚道,认准了我们总管心软!”
李善长,席应真进来就夹枪带棒,毫不客气。
关先生却毫不生气,只是笑笑,眼光看向朱五。
“这二位是我的心腹。这位是定远的文官之首李善长,这位席道长于我亦师亦友。”
朱五笑着介绍。
几人见礼之后,李善长先开口道,“我定远军根基在南不在被,无论是山东还是辽东,都是舍近求远。”
“说通俗点,丢了麻花捡狗屎。”席应真还是一点不客气。
这下,关先生脸上真有些挂不住了。
“再者,山东辽东都是蒙古皇帝的心头肉,塞外兵马朝发夕至。占的了一时,占得了一世吗?
届时朝廷反应过来,现在看来是出其不意,到时候就是退无可退。
关先生北伐之志,在下佩服。但就事论事,难。
我定远有今天的基业不易~~~”
“老李,你甭废话了!”
李善长文绉绉的说一堆,读书人总是话里有话,说的含蓄又带着玄机。
席应真不耐烦了,开口说道,”关先生,若是别的事,咱们能帮必帮,都是反元的豪杰,本就是一家人。但是这事,休要再提,我们不掺和!”
这回,关先生脸色真变了,恼怒尴尬。
“偏师,打的就是出其不意。但是朝廷回过头来调集大军,偏师往哪里逃?
定远军的前面是江南的花花世界,放着江南的鱼米之乡不取,去辽东喝东北风?
疯啦?
山东靠着大都,只要鞑子皇帝没傻到家,会放任不管?到时候,打你们刘大帅的官军,马上就掉头过来了。
还有辽东,几百年来,那里一直是胡人的心头肉,看的比老家还重。
我们一群外乡人,打的下来,守得住吗?
夏天还好,冬天呢?
你去过辽东吗?
那是能冻死人的!”
席应真丝毫不客气,也丝毫没给关先生留脸面。
朱五不免有些尴尬,不管怎么说人家都是客,况且关先生这人还挺好。
不过,看着李善长和席应真,护家的模样,心里的尴尬变成庆幸。
刚才听关先生的豪言壮语颇为意动,被他的情绪所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