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洛站在沈氏影业高楼的窗前,身着熨帖的长衫,目光深沉,注视着雨水冲刷的石板路,仿佛透过这喧嚣与浑浊,望见了未来的图景。
桌案上一叠厚厚的报纸摊开着,封面皆是电影《岁月如歌》的影评。
“洛少,这部片子现在可谓是满城风雨,连江南的几位大佬都托人来问了上映计划。”
张铭吉推门而入,手捧一份信函,语气中透着几分压抑不住的兴奋。
他将信函放在沈洛面前,低声补充道:“还有,南京政府也派人来了。”
沈洛轻轻挑眉,未急着拆开信函,而是信手拿起桌上报纸翻看了一页。
文章开头赫然写着:“一部前所未有的电影,一曲荡气回肠的岁月之歌,带领我们重新审视民族的希望与未来。”
“好评多吗?”
沈洛漫不经心地问,语调如雨滴落入湖面,虽平静却涟漪阵阵。
张铭吉笑容满面地回答:“不仅如此,还有不少外商主动联系,问是否考虑让这部电影进入东洋和欧美市场。
他们称之为‘东方的艺术瑰宝’。”
沈洛放下报纸,目光如炬地注视着张铭吉,“外商的提议可不能随便答应,尤其是东洋那边。
如今的局势复杂,稍有不慎就会授人以柄,反而不利。”
张铭吉点头称是,却又欲言又止。
沈洛看出了他的犹豫,淡淡笑道:“说吧,发生了什么?”
“顾俊的人近日在外散布谣言,说《岁月如歌》宣传的‘文化救国’是标榜而已,背后不过是商业炒作。
他们还暗指咱们和进步学生有勾连,说得有鼻子有眼。”
张铭吉面色凝重,低声道:“这话若传开,怕是政府那边……”
沈洛闻言,脸上浮现一抹冷笑。
他缓缓起身,走至窗前,望着远处被雨雾笼罩的黄浦江,淡然道:“顾俊这些手段,早就在意料之中。
他不敢正面对我们下手,便妄想用谣言挑动是非。
既然如此,那就给他一个真正的理由好了。”
张铭吉微微一怔,眼中却闪过兴奋的光芒。
他跟随沈洛已久,深知眼前这位少爷看似温润如玉,实则内心深藏雷霆万钧之势。
“铭吉,今晚你亲自去一趟吴兆卿的府上,请他帮忙联系报社,刊登一篇文章——‘文化救国,并非空谈’。”
沈洛顿了顿,继续说道:“让人把我们筹备中的教育电影计划放出去,这才是回应谣言的最好办法。”
张铭吉忙不迭应声,又问道:“那南京方面派来的使者?”
沈洛闻言,轻轻敲了敲桌面,神情笃定,“请他来我的办公室一叙,我们正需要他们知道,我们在做的每一步,都不只是为了商业。”
翌日清晨,秋阳初现,雨后的街道焕然一新。
沈洛的办公室内,已坐着一位身着军服的中年男子。
他面容方正,双目锐利,显然是久经风霜之人。
“沈先生果然名不虚传,短短一年时间,便让沈氏影业名震全国。
尤其是这部《岁月如歌》,可以说是开了民国电影的先河。”
男子微微一笑,语气虽谦和,却带着几分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