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军官点了点头:“那顾先生便放心,我会让我们的文化部出面,与沈氏影业进行合作接洽。
不过,如果失败……”
他意味深长地停顿了一下,“我们不介意采取其他更直接的手段。”
顾俊微微一笑,眼底掠过一丝阴冷:“不必劳您动手,我自会处理。”
翌日,沈洛的电影公司如常运作,忙碌的员工往来穿梭,拍摄场地一片繁荣景象。
然而,沈洛的心中却早已布局成局。
“江雪那边怎么样?”
他问道。
张铭吉递上一份报告,轻声道:“江小姐已经与几位商会重要成员接触过,他们对共同抵制日军渗透的提议十分感兴趣,但尚未表态。”
“无妨,时机到了,他们会自愿站出来。”
沈洛眼中闪过一丝睿智,随后低声吩咐,“盯紧顾俊的一举一动,尤其是他与虹口方面的来往。
我需要他们的确凿证据。”
张铭吉点头离去,沈洛站在办公桌前,神情坚毅。
他知道,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将如履薄冰,但唯有迎难而上,方能绝地逢生。
窗外,寒风乍起,霓虹灯初次点亮,上海滩的夜晚在无声的阴谋中悄然拉开帷幕。
上海滩的夜幕降临时,整个城市笼罩在一层迷雾之中,街巷间灯火摇曳,伴随着远处海轮的汽笛声,显得格外寂静而又隐隐不安。
沈洛的办公室里,一盏台灯静静照亮桌上的剧本,标题《雾上海》几个字宛如刀锋般锐利,在昏黄灯光下散发出微光。
沈洛立在窗前,身形挺拔,目光深沉地望向窗外迷离的灯火。
他的一只手扶着窗框,另一只手紧握着烟斗,青烟袅袅升腾。
他脑海中翻涌着复杂的思绪:顾俊最近的动作愈发频繁,而从吴兆卿那儿传来的消息表明,日军正在通过所谓的“文化投资”
向上海滩渗透。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交易,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战役。
沈洛很清楚,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是电影公司,更是他正在构筑的思想阵地。
桌上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打破了沉寂。
沈洛回身接起电话,语气平静而低沉:“是我,沈洛。”
电话那头是张铭吉的声音,带着几分急促:“少东家,那批所谓的‘文化投资人’已经到了,他们带来的资金数额惊人,但显然是冲着公司核心项目来的。
顾俊……似乎在从中牵线。”
沈洛冷笑一声,将烟斗搁下,坐回皮椅,淡然道:“鱼饵撒得越多,越说明他们心虚。
让财务部门按流程接待,但记住,我们不是做慈善的,他们的条件再优厚,也别轻易答应。”
挂断电话后,他揉了揉眉心,将目光投向桌上的剧本。
《雾上海》是一部由他亲自监制的电影,剧本由一位年轻才俊吴凌楚创作。
这部电影表面上是描绘上海滩的市井生活,实际上却暗藏对当前局势的深刻隐喻。
沈洛知道,这部电影很可能会成为风暴的引信,而他必须确保每一处细节都滴水不漏。
“少东家。”
张铭吉推门而入,手里拿着剧本,神色凝重,“吴先生已经修改了三稿,台词精炼了许多,但其中几处隐喻太过明显,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沈洛接过剧本翻阅,目光如炬地扫过那些微妙的台词。
“的确,有些地方需要再藏得深一些,但过度隐晦也会削弱它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