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他玩火,我们便要看他能否自保。”
三日后,一场别开生面的访谈节目在《申报》旗下的电台录制。
这一天,苏珈婉身着素雅旗袍,长发微挽,面容虽清减几分,却平添了一抹坚韧的光彩。
“苏小姐,关于最近的传言,您可有话要说?”
主持人的语气柔和,言辞却直指要害。
苏珈婉轻叹一声,目光平静如秋水:“谣言的可怕,不在于真假,而在于它会伤害无辜之人。
关于我的身世,流言蜚语甚多,但我今日想告诉大家,我只是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女子,自幼历经艰难,唯有对艺术的热爱,才让我走到了今天。”
主持人点头,又问:“您为何选择在此时站出来面对这些传言?”
苏珈婉微微一笑,眸光坚定:“因为我希望大家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我,而非那些虚构的影像。
更何况,我亦不愿让我的朋友、我的观众因误解而伤心。”
沈洛静静站在后台,注视着屏幕中的苏珈婉。
他的眸中掠过一抹欣慰,这正是他所期待的结果。
访谈内容简明却真挚,且在事前经过精密策划,每一句回答都含蓄有力。
访谈播出后,沈氏影业又迅速推出一组苏珈婉的早年生活记录照片,配以极具感染力的文案,呈现在各大报刊版面。
照片中,稚气未脱的苏珈婉站在简陋的舞台前,旁侧是一张破旧的海报,显然是她成名前在乡间表演的旧影。
这样的对比,令观众生出怜惜之心,舆论风向迅速逆转。
与此同时,沈洛安排的人手终于找到了顾俊与一伙黑帮头目交易的证据。
那是一份伪造的合同,试图将沈家的电影器材转卖给黑市。
沈洛亲手将合同递交至吴兆卿面前,微笑道:“吴老板,此物足以撬动顾家的根基,您看?”
吴兆卿目光深沉,指尖缓缓掠过纸面,半晌才道:“沈少爷果然老谋深算。
此事若成,顾家在上海滩的威望将荡然无存。”
沈洛颔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不仁,便莫怪我不义。”
夜幕降临,窗外华灯初上,苏珈婉独坐于窗前,凝视着远处的霓虹灯火,心绪复杂。
“你在想什么?”
沈洛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苏珈婉缓缓回头,眼中似有泪光闪动:“我在想,这一路走来,我究竟失去了多少,又得到了什么。”
沈洛走近,将一杯热茶递到她手中:“得到的,是比从前更强大的自己。
失去的,不过是虚妄的杂念罢了。”
苏珈婉抬眸凝视着他,嘴角泛起一丝浅笑:“沈少爷,谢谢你。”
沈洛注视着她,语气笃定:“珈婉,这仅是开始。
未来的路,我们一起走。”
窗外,月色清冷如洗,上海滩的夜依旧灯火辉煌。
而这一场舆论危机,终究成了助推两人信任与事业的催化剂。
细雨如烟,笼罩了这座充满繁华与阴谋的十里洋场。
沈氏大宅内,窗扉微启,一道身影映在昏黄的灯火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