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清风不识君是什么意思 > 第171章 露出狐狸尾巴(第2页)

第171章 露出狐狸尾巴(第2页)

维萱心底冷哼一声,暗自忖度:父亲入狱之时,这苏长宁已然被禁足内院,她又怎会知晓此事?莫不是有下人私下嚼舌?可如今父亲已然安然无恙,归府复职,下人为何未曾将这喜讯一并告知于她?这般想着,面上却只是神色淡淡,轻声说道:“父亲已于月余前平安归家,现下已然官复原职,有劳妹妹挂怀了。”

苏长宁闻言,明显一怔,眼底深处瞬间闪过一抹慌乱。

她昨日薄暮时分才刚解了禁足,尚未来得及差人探听消息,况且郡王殿下也久未遣人传信。

莫不是太庙一事败露,郡王殿下已然牵涉其中?此事性质恶劣,一旦为皇上查明真相,幕后主使定当斩首示众。

郡王殿下这般久无音信,难不成……她不敢再往下细想,心下一阵惊惶。

维萱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苏长宁的面色变化,见她时而面露疑惑,时而满眼惊惶,不禁也暗自揣测:莫非父亲入狱一事,竟与这苏长宁脱不了干系?她究竟暗中做了何事,又或是知晓旁人的什么谋划,竟如此笃定父亲定会身陷囹圄?或许压根儿就没有下人与她说起父亲之事,而是她自恃有十足把握,认定父亲必遭问罪。

只是她万万没料到,誉亲王与外祖父会联手刑部彻查此案,更不曾想到案子会如此迅速地水落石出。

这苏长宁到底在暗中筹谋什么,又为何如此仇视陈府之人?

不多时,芙蓉将佛经呈至苏长宁面前,苏长宁接过,带着贴身丫鬟红燕,款步出门而去。

维萱则转身在老夫人屋内换了身轻便衣衫,与雨燕、黄冬一道,悄无声息地尾随苏长宁而去。

行至吕凹湖附近,只见湖面波光粼粼,秋风拂过,泛起层层涟漪。

湖畔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随风摇曳。

苏长宁四顾张望,却不见荣襄郡王的画舫踪影。

待向岸边略有些眼熟的侍卫问询过后,方知荣襄郡王携王妃游湖去了。

她柳眉微蹙,略作思量,便抬脚迈入附近一家茶馆,寻了个位子坐下等候。

维萱三人也紧随其后,在茶馆对面食肆中的包房内悄然盯着她的一举一动。

吕凹湖面仿若一面巨大的琉璃镜,将岸边的草木、往来的行人皆映照其中。

两个时辰过后,荣襄郡王那艘雕梁画栋、极尽奢华的画舫,悠悠向岸边靠近,船头所雕祥兽惟妙惟肖,尽显王府尊荣。

苏长宁候在茶馆檐下已久,此刻瞧见画舫泊岸,匆忙起身,急切地朝着画舫奔去。

然将至画舫近前,却戛然止步,侧身闪至一旁。

荣襄郡王长身玉立,锦袍随风猎猎作响,他稳步扶着郡王妃秦正荣款步而下。

秦正荣一袭罗裙,绣纹繁复华丽,头戴珠翠,面容温婉,仪态万千,尽显王妃雍容之态。

两人行至苏长宁跟前,荣襄郡王狭长双眸淡淡一扫,旋即转向秦正荣,和声言道:“荣儿,你且先行回府。

本王适才忆起,尚有诸多要务未曾料理,待处理妥当,本王自当回府。”

其声低沉醇厚,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秦正荣微微仰头,望向郡王,轻言软语道:“湖边风大,殿下切勿贪杯,以免损了贵体。”

言罢,抬手为郡王紧了紧领口,关切之意溢于言表。

抬眸间,目光不经意地掠过苏长宁,眼底寒芒一闪而逝,继而带着一众仆从,袅袅婷婷转身离去。

待王妃身影全然隐没于道路尽头,苏长宁疾步扑入荣襄郡王怀中,双臂紧紧环抱住他,泪如雨下,哭诉道:“妾身还以为事已败露,殿下深陷囹圄,这一路提心吊胆,肝肠寸断,幸得殿下平安无恙。”

声音哽咽,娇躯颤抖不已。

荣襄郡王嘴角勾起一抹似有若无的浅笑,双臂一展,将苏长宁揽入怀中,轻轻拍着她的后背,温声道:“宁儿如此挂怀本王,倒不枉我对你的一番倾心。

本王乃皇家血脉,怎会轻易折翼?此处人多眼杂,不便久叙,随我入画舫再作详谈。”

言罢,携苏长宁步入画舫。

岸边,数丈开外,维萱隐于茂密芦苇丛中,目眦欲裂,死死盯着二人。

见苏长宁毫无顾忌地投怀送抱,继而双双进入船舱,她顿觉气血翻涌,怒喝道:“果真是浪荡贱人,刚解禁足,便这般迫不及待地与那奸夫私会,当真是无耻至极!

黄冬,速去陈府,将我二哥唤来,令他带上火油、弓箭,今日定要让这对狗男女身败名裂!”

浑身满是决绝之意。

黄冬闻令,神色一凛,抱拳应是,转身疾步而去,脚步踏过枯草,簌簌作响。

喜欢轻风君不醉请大家收藏:(aiquwx)轻风君不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