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三国无双击败武将台词 > 第151章 归程(第2页)

第151章 归程(第2页)

所以说,士廞此时即便想搞小动作,但众目睽睽,也是不可能的了。

更何况林倾华有所准备,手提惊世双锤,整个人虎虎生风,心有不轨企图者,那更是吓得不敢有任何的举动。

士廞在军中,自然知道前方军情,早就知道林倾华放走了兀突骨,心中感到可惜,但也觉得林倾华这么做,必然有他的道理,所以也不想继续这般追究下去。

林倾华将他带来的军马,尽数带回营帐中去,他们临出发之前,曾经安排唐飞云、庞栋等人,留下军营之中,充当棋子之用,听了少年汇报,知道军中并无大事,士廞不曾有反意,也就放下了心来。

林倾华大赏这一次跟随自己出去“送礼”的将士,毕竟他们这般鞍马劳顿,不曾厮杀,功劳不大,但苦劳还是有的。

大伙们就在军帐中,歇息了一夜。

这一天一大早,林倾华让曲阿小将,以及一并锦衣少年留在营中,整顿兵马;而他亲带庞统、胡车儿,然后率带十骑,携好礼品,前去面见士燮。

事实上,士燮早已经将并州的军政大权,交付给了林倾华。

这一位老者,虽然退居第二线,但他在益州经营多年,怎么也算半个无冕之王。很多事情,林倾华还是决定和这位老者阐述,一旦出现大的难题,也有老者扶持,要解决也是事半功倍。

林倾华刚来到了士燮的家,只见这一位老者得到门人听禀,立马出来迎接。

士燮一把将林倾华扯住,带入了内堂中去,分宾主之位做好,而庞统、胡车儿则是侍站在了门口之外。

士燮捶胸而叹:“倾华,我听闻前方的军情,知道你不曾和乌戈国的人马厮杀,大家就走这般一程,却是为何?”

言下之意,士燮真的非常不满意林倾华这么做。事实上,这位老人家让兀突骨给杀怕了,不少夜晚失眠。

而林倾华居然纵虎归山,这不是继续让他老人家寝食难安吗?

林倾华也知道士燮和自己商议,他必然会提及此事的,随即道:“先生,我与乌戈国某一实权者是旧识,他为人坚毅果敢,谦虚有礼,他答应我,此行回去以后,必然会劝慰乌戈国之主,勿要妄起刀兵来了。”

林倾华可不敢贸然和这一个老者说:呔,老头子,你给我放一百个心,我和乌戈国的国主都是从未来的国度而来,放心吧,他答应我,不会抢掠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

他这般说,试问谁会相信呢?

士燮听了林倾华的话,将信将疑,还有三分踌躇。

林倾华继续道:“士老先生,我且再问你,我们的敌人是否来自于北边?”

士燮立马陷入于沉思之中,心道:对呢,现在他们交州北有孙权,而且更北之处,尚有曹操,他们都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天纵之才,任谁都有帝王之资。

林倾华道:“咱们的曹操、孙权难道没有鲸吞交州之心吗?这两大强敌,随便一人,我们就算举一州之力,也未必能够轻易抗衡得了!”

他顿了一顿,又道:“我知道南蛮诸多部落当中,乌戈国国主和孟获交情很深,孟获可是渠魁啊!我们擒杀了乌戈国,孟获为了报仇雪恨,有了借口,引领十万蛮兵亲来,那该如何是好?”

士燮的额头算是冒汗了,心道:自己占得交州这一块地盘,但手下没甚能征惯战之辈,若是不幸让林倾华言重,那么就麻烦了。事实上,若是确定了南蛮不来打自己,那么何必妄作杀念,继续竖敌呢?将将士们宝贵的生命都留下来,谨防北边的曹操、孙权,这才是上上之策!

士燮避席,拱手谢道:“兄弟啊,幸好你悬崖勒马,我差点就将偌大的交州上下,都推向了水深火热之中。”

林倾华摆了摆手,笑道:“日后,假如乌戈国等人继续侵犯,我忍无可忍,必然亲提一旅之师,力战他们,士老先生,你莫要多虑,且好生地歇息。”

林倾华这算是彻底地解了士燮的心中疑惑!

士燮忍不住赞道:“有倾华在此,我无忧矣。”

这一位老先生算是不复以兀突骨为念。

大伙们继续奋战,这一天从江东传来了密探,众人询问,原来是孙权派遣人马前来寻找林倾华,说他正是在合淝,和曹操部下精锐相争,希望他能带人马,前来听从差遣。

当时众人听到这一个消息都懵了,毕竟大家在南方混得好好的,怎么孙权一书送来,就得打乱了大家的部署呢?

此时就是士燮、士廞这一对父子,也是很舍不得林倾华离开。

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如果林倾华一走,那么万一乌戈国的人马趁此机会突袭而来,那么谁有这样的魄力,能够率领全师,一抗侵略呢?

士廞是最想林倾华滚蛋的,然而事到如今,却是相反了。

然而林倾华还真的不能不去。

如果说士燮上表,天子诰命,让林倾华担任正儿八经的并州刺史等职,他守土有责,可以不听孙权的话;但问题是,林倾华现在充其量,是孙权手底下的一名将军。

而孙权之令,林倾华哪里好抗命不遵呢?

事实上,当得知林倾华,也是孙权的手下将领之一时,士廞也是暗想后怕,庆幸以前没有杀掉他,若是林倾华不在了,那么江东人马也会前来兴师问罪……

林倾华在得到探子的军报以后,立即点起五百人马,只带胡车儿,踏上归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