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林朝阳之前的作品从来没在美国做到过的,即便受欢迎如《舌尖上的中国》,它更多的还是受知识分子阶层的青睐。
而造成这种破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大胆的选题和内容。
虽然林朝阳的本意是写人在面对绝症时的抗争,但在新闻传播的路径和大众的视野之中,小说中重点提及的HIV病毒和同性恋群体无疑才是更受关注的。
作为一个由新教徒建立的国家,美国建国以来的民风其实并不如影视作品中展现的那样开放,相反还很保守,尤其是在南部地区。
而同性恋这种异端行为,在基督教主导的国家里,自然是罪孽深重的。
连《圣经》里都清晰的记载索多玛城因为同性行为而导致被上帝用大火毁灭的故事,所以同性恋者遭受严酷的惩罚在这里似乎是天经地义的。
但到了二战结束后,美国各种社会运动风起云涌,同性恋群体也借此搭上了民权运动的便车,走向街头,集体行动,宣扬自身。
直到“石墙骚乱”
,美国同性恋群体为自身争取权益的运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声援,在那之后,美国同性恋群体由原本受压迫、歧视的状态一举迈入主流社会的视野。
然后,HIV病毒出现了,这个致死率奇高的绝症在媒体上被冠以“同性恋瘟疫”
的称呼,引发了整个西方社会极大的恐慌。
也让美国同性恋群体本来有所变化的社会环境再次变得恶劣了起来。
哪怕走过了八十年代的阴霾,但如今美国社会对于同性恋群体的歧视依旧很严重,只不过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喊打喊杀罢了。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同时聚齐了“HIV”
和“同性恋”
两个社会敏感要素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突然冒出来,读者群体的关注根本无法承载这种巨大的话题性。
小说的破圈,被美国普通民众所关注,也就顺理成章的事。
对于兰登书屋来说,这样的破圈当然是大好事。
甚至阿尔贝托·维莱塔乐观的估计,如果《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真的能一直保持最近这段时间舆论关注度,那小说销量在一两年内破500万册也不是不可能。
真能达成这样的成就的话,那这部小说无疑将会成为兰登书屋历史性的著作。
林朝阳不关注阿尔贝托·维莱塔的美妙畅想,但小说卖得好,终究是一件好事。
晚餐结束后,他和陶玉书回到酒店,没说几句话便沉沉睡去。
这一周时间以来,他们跑了三座城市,除了举办签售会,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赶路了。
纽约是签售会的最后一站地,时间更加充裕。
夫妻俩从容的休整了一天,才感觉恢复了精神。
这天下午,林朝阳再次接受了《纽约时报》的访问,快四点的时候,芦安·瓦尔特来到酒店房间。
“林,有个好消息,要不要猜猜看?”
“你要竞选参议员了?”
芦安·瓦尔特顿时感到扫兴,抱怨道:“你怎么不说我去竞选总统。”
“倒也不是不可以,你是驴党还是象党?”
今年是大选年,现在这个时间正是民主共和两党初选党内候选人的阶段。
“我是犀牛党!”
“呦,稀有啊!”
芦安·瓦尔特说自己是犀牛党当然是玩笑话,不过这个党派确实存在,但不是在美国,而是在加拿大,该党派的竞选承诺是“决不兑现任何竞选承诺”
。
“别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