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美食图书帮助许多从来没下过厨的人,实现了饮食自由。”
伸手不打笑脸人,朱迪斯·琼斯的恭维让林朝阳也不忍苛责。
“那个栏目就算了,我又不是什么名厨,没什么给读者展示的。”
林朝阳说。
朱迪斯·琼斯本来还很为自己的这个策划骄傲,没想到被林朝阳如此不留情的给否了,她倍感失落。
“好吧,那我们明天就去内地。”
乔和丹尼来的任务除了拍摄林朝阳的厨艺,还要循着《舌尖上的中国》文章中的足迹,将那些极具民族和地域特色的美食都拍上一遍。
朱迪斯·琼斯策划美食图书的一贯特色就是图文并茂。
这也是林朝阳对那些图书受欢迎感到不解的原因,明明就是教做菜的工具书,竟然可以卖出上百万份,他想来想去只能把这事归结为老美人均手残。
但这对他来说也是个好事,根据朱迪斯·琼斯浸淫这行二十多年,她认为《舌尖上的中国》绝对具有超级畅销书的潜质,百万册只是起步。
毕竟它连载期间就已经受到了数以百万计的读者好评。
“太急了吧?你们可以在香江玩两天,让我尽个地主之谊。”
林朝阳说。
“如果可以的话,我当然想享受一下旅程。
不过我们得趁着专栏的热度还在,赶紧推出这本书。”
见朱迪斯·琼斯心意已决,林朝阳便没有再劝,几人边说着边走出机场上了车。
车子一路往半岛酒店开去,大高个丹尼看着后视镜说道:“那辆车好像一直在跟着我们。”
林朝阳瞥了一眼后视镜,“没关系,不需要担心。”
听他这么说,车上几人便没说什么。
等车子到酒店楼下,朱迪斯·琼斯才注意到不仅是后车,她们前面也有辆车子一同停了下来,车上各自下来了几个气质精悍的男人。
这些人看起来动作矫捷,眼神警惕,不时扫视着周边的情况,又不时放在林朝阳身上。
朱迪斯·琼斯三人回想刚才在机场时,好像也见过几人,只是当时并未在意。
看到朱迪斯·琼斯他们的眼神一直放在几个保镖身上,林朝阳笑着解释道:“香江这里偶尔会发生针对富人的绑架案,所以家里面雇了几个保镖。”
原来如此。
“咱们走吧。”
林朝阳说。
三人和林朝阳步入酒店,临走还不忘看一眼那几个精悍的保镖,心中同时冒出了好奇。
林朝阳一个作家,得富到什么程度,才需要这么多保镖?
在酒店安顿好之后,朱迪斯·琼斯没有选择休息,而是跟林朝阳到酒店的咖啡厅聊起了《舌尖上的中国》更多的出版细节。
她所在的克瑙夫出版社规模远不如兰登书屋,但在美国文学界的名气却丝毫不输兰登书屋。
这家出版社由出版人克瑙夫夫妇创办并经营,曾经出版13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32位普利策奖获得者以及18位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得者的著作。
为美国文学界发掘和引进了一大批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作家,比如加缪、波伏娃、辛克莱·刘易斯、米沃什、托马斯·曼……
六十年代负责出版社编辑工作的妻子布兰奇·克瑙夫去世,布兰奇生前培养的编辑朱迪斯·琼斯接过了重任。
她凭借着编辑《安妮日记》一举成名,先后编辑了萨特、约翰·厄普代克、安妮·泰勒、兰斯顿·休斯等诸多名家的作品。
之后朱迪斯·琼斯又敏锐的将目光对准了饮食文化赛道,编辑出版的多部美食图书为克瑙夫出版社带来了巨额收益。
朱迪斯·琼斯本人也由此成为了克瑙夫出版社的中流砥柱。
这次出版《舌尖上的中国》,除了正常的编审程序,朱迪斯·琼斯还要带着乔和丹尼两位资深摄影师远赴国内拍摄素材,重视程度不言而喻。
到了晚上,陶玉书如约来到半岛酒店,和林朝阳夫妻二人以地主的身份宴请了朱迪斯·琼斯几人。
席间,陶玉书还向朱迪斯·琼斯讨教起了制作美食节目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