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带我去远方完整版 > 第526章 于国有利于民有益(第2页)

第526章 于国有利于民有益(第2页)

尽管林朝阳夫妻俩不想张扬,燕京市方面也尊重他们的意见保持了低调。

但夫妻俩捐款当天,燕京市政府、中国银行燕京分行那么多人都见证了,想瞒是瞒不住的。

1989年,我国的人均GDP在1535。7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375。7元,燕京市职工平均收入是2100元。

现在的3000万捐款如果放到后世的话,购买力绝对超过百倍。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简直是遥不可及的天文数字,哪怕是对绝大多数已经企业家来说,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数字。

1990年的春节过后,这条震撼人心的消息流传于燕京城内,并且在不断的向外溢散。

大年初五这天,林朝阳和陶玉书夫妻俩来到了燕京市ZF礼堂。

今天上午数百位工作人员齐聚在这里,另外还有燕京市的两套班子成员也全部到场。

燕京市大领导今天还特地邀请了乔长老出席,一下子拉高了表彰大会的规格。

因为林朝阳夫妻俩不喜张扬,今天的表彰大会属于内部表彰,没有记者到场,没安排采访,流程也不繁琐。

先是由乔长老作了发言,然后由林朝阳夫妻二人上台接受表彰。

表彰仪式过后,大领导笑着说:“朝阳同志和玉书同志给大家讲几句吧。”

陶玉书把这个差事让给了林朝阳,他站在台上稍微整理了一下思绪开了口。

林朝阳的发言既不官方,也不套路,听人在场所有人的耳中,只有两个感受:坦率、真诚。

“……回京这些天,我听到了不少人关于我们办亚运会的讨论。

中国不富裕,政府不富裕、老百姓也不富裕,办一个亚运会投入25亿元,有人说我们是掏空了家底撑面子。

就好比为了请客吃饭,主人家把家里的全部积蓄都拿了出来。

这些同志的看法和提出的问题很贴近现实,我也想过这个问题。

为了一个亚运会,值得吗?”

林朝阳说到这里停顿了片刻,环视着会场内的众人。

“我认真的思考过后,觉得还是值得的。

我再举个例子,这些年很多工厂都会在电视、报纸上打广告,大家觉得打了广告就会有人来买东西了吗?

不一定。

但广告让你的产品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在他需要的时候是不是有可能想起来呢?想起来了是不是就有可能来买呢?

我们中国举办亚运会也是一样。

中国要改革、要开放,要更好的与世界融合,我们需要一个让世界了解的窗口,需要给世界展现中国的热情和发展。

改革开放这些年来,西风东渐,我们国家的许多人已经习惯了仰视西方欧美国家,总觉得人家的政治体制好、经济发达、文化发达,入眼处西方国家的一切都是好的。

看过了西方国家,再看我们自己的祖国,就有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

同志们,我们不够自信啊!

这不是某个人的不自信,而是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不自信。

咬着牙办一届亚运会,不仅是为了让世界看到中国,也是为了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和社会凝聚力。

而且我认为,我们仅仅办一届亚运会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办奥运会!”

此话一出,如同平地一声雷!

会场内一片哗然,连台下十几位见惯了大场面的领导都忍不住面露讶色。

亚运会都还没办明白呢,就要办奥运会?

这不是放卫星,搞“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那一套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