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李朝万古一逆贼笔趣阁 > 9 得手白银一千九(第1页)

9 得手白银一千九(第1页)

误杀周神父一案尘埃落定,原本以为起码要被申饬几句的闵廷爀高兴的骨头都轻了三两。

满清不仅认为周文谟该杀,还认为李朝杀的好,以后抓到传洋教的,可以随便杀。哪怕没蓄发的也可以,只要离开关内,这人就不算人了,可以自便。

“一场大祸消弭于无形,你居功甚伟啊!”

“不敢居功,全是大监筹谋规划得当。”

“哈哈哈哈,不过是为国分忧,哪里谈得上那么许多呀。”

闵廷爀得到了嘉庆的圣谕,一颗悬着的心彻底放了下来。开始盘算着脱手自己手中的近五千斤李朝土产货物,好大发一笔横财。

这时代大宗的货物交易实际上也需要由牙行做中介,由官府发给牌照的牙人中间牵线,居中奔走,最后双方交易达成,牙人抽取佣金。

但这个模式主要是应对国人与国人之间的交易,李朝使节团附属商团的交易则又有不同。一般的牙人是没有资格进入这种事涉外国的交易活动,他所采取的另一种模式。

明代是官方直接定价收购,其价格按来货多少而波动。但到了清代,官方的收购行为就大大降低了,而是另外设立保商承办。

这些外国的商人,携带货物来华,由一名身家丰厚的,从业经年的商人为其作保。可以允许该名保商完全垄断作保外商的货物,同时外商在华如果犯事,或者拖欠税银,一律由该保商负责。

李朝使节团的附属商团所贸易的货物,第一等的自然是人参,这个不是一对一的承保。而是一对总的承保,由在京的药材同业行会承保。

这其中既有徽商晋商,也有燕京本地商人,但这些人都只是行会的会员,真正执牛耳的说来也是响当当的人物。

御药供奉同仁堂!

同仁堂乐家算是总牵头的保商,而山西晋商中八大皇商走转口贸易的两家也会参与。双方也比较守规矩,不会互相伤害。

李朝这边参分五等,主要是贸易的是二三等的人参,第一等的那叫天参,就是东北和李朝地区的野生山参,那玩意儿可遇而不可求,不算太大宗的货物。

二三等的就是高丽红参和白参,然后就是水参(未经处理的人参)。数量最多的也就是红参,红参又细分为六年参、八年参等小类。

最上等的野山参,自然是有价无市,因为野生的你根本不可控,有时候可能能来个一二百斤,有时候只能来个半斤八两。

这玩意儿都是同仁堂包圆,其他人不许插手。而且这些野山参直接供奉皇宫,连银子都是内务府先开给的。每年都预设一个购买数量,再设法筹办。

《红楼梦》里不就有人参养荣丸这一味嘛,算是日常保健药,要常备在宫中。而且有时候哪位大臣生了病,为了体现嘉庆皇帝圣恩浩荡,还要专门派御医和皇子,带着人参上门赐药赐医。

没得说,连金斗吉手里那几株一二两大小的野山参也被像宝物一样的给购走了,其价格总在一斤白银二百两以上,半斤以上一株的百年老山参,是吊命的神仙草,那单独算钱,不在计算内。

至于二等的高丽红参,那就简单了,药效最好的是六年参,这个售价也能上百两一斤。至于八年参药力就有所损失,五年参药力又不足,这玩意儿怎么分别出来的,洪大守也只能看个热闹。

燕京药材同业行会来了十几二十个老中医和老供奉,一盒一盒的看人参。李朝这边也没有卖假货,该是哪一等就是哪一等,大家做了多少年生意了,下半年还要再来的,合作还算默契。

合作愉快,钱货两清,要银子的直接给银子,不要银子的也给开银票。北京城内有的是银号,随时可以兑。

当然这些药材商人不光是来买人参的,也是来卖药的。前两年炒到三十万人民币一粒的牛黄安宫丸、牛黄保胎丸、牛黄解毒丸,这些都是同仁堂论箱卖的。

虽然不是大白菜价,但也便宜的很。其他李朝不产的成药丸散膏丹也都要购进,像云南白药、金鸡纳霜,那都是顶顶好的东西。

最后是类似于犀角这类药材,中国的犀牛大约也就是清代这个时候或者稍晚一些时候杀灭绝的。清国自己还要从东南亚或者非洲进口,所以价钱也不便宜。

不过洪大守听林尚沃露了一句嘴,二千斤犀角不过也才一万多两白银。要是在9102年有二千斤犀角,往少了算起码也值六个亿。可以在燕京买半栋居民楼,做包租公了。

直忙了两三天,会同馆内聚集的药材商们才算兴尽收场。最高兴的自然是闵廷爀,二千两一箱的银箱,他屋里堆了四十多个。已经不知道该怎么放了,这辈子头回见着这么多白银。

措大眼孔小,赐予十万贯,则塞破屋子矣!

至于京、松、湾等商团,除了继续脱手剩下的其他货物,也开始了大采购。由于手上现款足,各种中国商品,疯狂的购入。

洪大守的一百二十斤松栗蘑经由林尚沃介绍,卖给了一个做南货生意的湖广商人,货真价实的给洪大守抬了一百二十斤银子,也就是一千九百二十两足额的京平银。

货物脱手完毕,洪大守自然也要考虑回国带啥。和出境不同,回国时携带的货物物品数量不做太大的限制。即使有限制,一般也主要集中在奢侈品上面。

像什么西洋自鸣钟,一座就要几百两上千两,英祖大王在位的时候就两度禁止进口。认为这玩意儿屁用没有,他看太阳月亮就知道时辰,不需要自鸣钟。

至于其他的普通大宗商品,没有什么好说的,买就是了。反正李朝啥都缺,你哪怕赶上几百头骡子回去,也能有两三倍的利润,而且不愁销路。

和其他人疯狂购进丝绸彩缎不同,洪大守感觉要做就做点独门的生意。不然光倒卖丝绸,也就两三倍的利润,不够洪大守穿越一趟的逼格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