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官也是瞠目结舌。
朱由检瞪大眼睛,他也没有想到,唐响铭购买十万亩荒地,居然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商人、匠人、交通运输、普通百姓……最重要的是,至少为国家创造五十万两税收!
金銮殿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在沉默,呆呆的看着站在大殿中间的少年。
少年像一棵青松一样战斗站立,眼睛闪烁着星星一样的光芒,整个人充满自信、充满阳光。
他的眼神是那么清澈,是那么无私,没有丝毫的杂念,令人肃然起敬。
杨涟眼神复杂,甚至有些茫然。
唐响铭又拍了拍他的肩膀:“杨大人,请问,你弹劾我什么?”
杨涟下意识地说:“你有两百万两银子来历不明,怀疑你有阴谋,所以弹劾你。”
唐响铭问:“实事求是地说,这两百万两银子,是不是利国利民,这一点你赞同吗?”
杨涟点头:“确实如此。”
唐响铭又问:“在大明,有钱人数不胜数,比我有钱的商人、权贵、藩王、官员不在少数,他们是如何使用手中银子的?”
他的眼光扫过众官,嘿嘿一笑。
众官下意识地低下头,不敢看少年。
杨涟也沉默了,他当然知道这些有人钱之后的表现。
唐响铭高声道:
“大明的有钱人对待银子的态度,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花天酒地,满足个人私欲。
二是经商,赚更多的钱。
三是将银子藏在地窖,丧失流通功能。
四是兼并大量田地,导致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要么成为佃家,要么成为流民,而这些灾民如果无路可走,就会造反。
不要避讳造反一词,这里很多人的祖先都是靠造反起家,你们想避讳也避讳不了,反而是对洪武大帝不尊重,对祖先不尊重。
杨涟大人,我说得对不对?
对比他们,我的二百万两的使用方式是不是对百姓、对朝廷更加有利!
请问,到底谁为国为民?
试问,到底谁祸国殃民?
敢问,到底谁有阴谋?”
杨涟脸皮通红,说不出话来,他确实无话可说。
他的心无比难爱,这位小药童说得确实不错,通过购买、开垦十万亩荒地,小药童前后花了二百万两银子,拯救了一成灾民,带到京带一带的商业发展,至少十万人受益,确实是利国利民。
对比东林党人,他们嘴里说忠君爱民,竭力鼓动自已与“阉党”拼死斗争,可是仔细思索,东林党人除了拼命请示减少商税,并没有什么突出贡献,用小药童的话来说,他们每天不是党争,就是在党争的路上……
对比何其明显!
差距何其巨大!
而他夹在中间,居然成为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