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法分享 > 第八章 方法一对成功自然来(第3页)

第八章 方法一对成功自然来(第3页)

他告诉我们,这块生铁还没有物尽其用,而他所拥有的近乎神奇的技艺能用它创造更大的奇迹。

在他眼里,即使钟表发条也称不上极品之作。他知道用这种生铁可以制成一种弹性物质,而一般粗通冶金学的人是无能为力的。他知道,如果锻冶时再细心些,它就不再坚硬锋利,而会变成一种特殊的金属,富含许多新的品质,似乎充满了生命力。

于是,他采用了许多精加工和细致锻冶的工序,成功地把他的产品变成了几乎看不见的精细的游丝线圈。

一番艰辛劳苦之后,他梦想成真,把仅值几美元的铁块变成了价值十万美元的产品,这比同样重量的黄金还要昂贵得多。

但是,还有一个工匠,他的工艺精妙得真正可谓登峰造极,他的产品鲜为人知,他的技艺也从未被任何字典和百科全书的编纂者提及过。

他拿来一块铁,精雕细刻之下所呈现出的东西使钟表发条和游丝线圈都黯然失色。

他的工作完成之后,我们见到了牙医常用来勾出最细微牙神经的精致勾状物。一磅黄金大约值250美元,而一磅这种柔细的带勾钢丝要比黄金贵重几百倍!

一块普通的生铁,通过不同的加工方法,在不同的人手里就能变成用途各异的产品,就具有不同的价值。这就是我们不断寻求最佳方法的意义所在。

为了实现我们实践价值的最大化,就必须去寻找最好的方法。要想使自己具备更高的寻找方法的能力,就不断学习,不断锻炼,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增加自己的见识。当我们的认知水平提高了,就能看到事物的更多方面,从更多的角度去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而当我们具有思考更多方法的头脑,具备了将最佳方法实现的能力后,我们自然也变得更有价值,成为一个能对企业、对社会有更大贡献的人。

方法一对,成功自然来

有了好的方法就等于成功的一半,另一半就在于对方法的认真执行和灵活应对,并让方法落实。也就是说,如果有了对方法的正确选择和执行,成功往往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我们都知道,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利润。在一个通讯发达、信息传播速度极快的现在,如果我们能找一个能满足某种人群需要的市场,就能让自己创下一番事业,打下一片天地。有了方法,我们可以小本起家,甚至白手创业。

斯太菲克在美国伊利诺伊州亨斯城退役军人管理医院疗养。在康复期间,他就在为以后的生计做打算。他很快想到了报纸:“报纸价格都很低,报纸的售价甚至还不够印刷费,而报社的赢利途径是通过刊登广告赚钱。”

那么,什么东西成本低廉却流传广泛,而且现在还没有被人用来赚钱呢?斯太菲克想到了熨衣的硬纸板。

斯太菲克知道许多洗衣店都把刚熨好的衬衣折叠在一块硬纸板上,以保持衬衣的硬度,避免褶皱。这种硬纸板,正是他所要求的广告载体。于是,他给洗衣店写了几封信,获悉这种衬衣纸板每千张要花费4美元。他立刻有了一个想法,以每千张1美元的价格出售这些纸板,并在每张纸板上登一则广告。这样他就可轻松地硬纸板推销出去,从而得到一大笔广告收入。

斯太菲克有了这个想法后,就开始想办法去实现它。康复之后,他就投入了行动。由于他在广告领域中是个新手,他遇到了一些问题。经过不断地尝试和探索,斯太菲克最终取得了成功。他继续保持着住院时所养成的习惯:每天花一定时间进行学习、思考和计划。后来他决定提高服务效率,增加业务。他发现衬衣纸板一旦从衬衣上被撤除之后,就不会为洗衣店的顾客所保留。斯太菲克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使家庭在把衬衣从纸板上拿下来之后,继续保留这种登有广告的衬衣纸板呢?”

经过一番思考和比较,一个好的解决方法终于出现在他的心中。斯太菲克在衬衣纸板的一面继续印一则黑白或彩色广告,而在纸板的另一面,他增加了一些新的东西——一个有趣的儿童游戏,一个供主妇用的家用食谱,或者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得到了洗衣店和家庭主妇们的普遍欢迎,而在硬纸板上做广告的价格也随之上涨,使斯太菲克利润大增。

有一次,一位男子抱怨他的二张洗衣店的清单突然莫名其妙地不见了。后来,他发现他的妻子把它连同一些衬衣都送到洗衣店去了,而这些衬衣他本来还可以再穿。他妻子之所以这样做,仅仅是为了多得一些斯太菲克的菜谱。

斯太菲克没有就此停滞不前。他雄心勃勃,他要更进一步扩大业务。他又向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扩大目前的业务?”

很快,他找到了办法。

斯太菲克把他从各洗染店所收到的出售衬衣纸板的收入全部捐赠给了美国洗染学会。该学会则以建议每个成员应当让自己以及他的同事购用斯太菲克的衬衣纸板作为回报。精心安排的一段思考时间给斯太菲克带来了可观的财富。而且,多年的成功经验使他发现划出一定的时间,用于思考方法,对于他的成功及创造新的财富是十分必要的。

机会只会光顾有准备的头脑,创业的成功也往往属于注意找机会,主动找方法的人们。而创业成功者不并见得就有多大的启动资本,他们中的很多人其实最初一文不名。他们就是通过创造条件构筑自己的渠道,合理地利用已有的资源,借用他人的资金来实现创业的成功。

卢先生是一个邮票爱好者,受他的父亲影响,他从小就对各种邮票十分着迷,也投入了很多钱不断去购买新的邮票。在上大学时,他就经常有因为买了邮票,而把一个月的饭钱都花光的时候,弄得他时不时地得向他人借点钱,向家人提前索要下个月的生活费。

卢先生在多次遇见这种用钱的尴尬后,决定自己赚钱维持自己的业余爱好。经过多年的集邮经验,他觉得邮票生意也是有利可图的,而且自己对这个也非常有兴趣。于是,他通过《集邮杂志》和邮票公司搜集了全国2000多个集邮爱好者的姓名、地址,用卖贺卡赚的几千块钱办了份双面八开铅印的《南华邮报》,免费寄送给这些爱好者。这张报纸一面是邮市信息,一面是邮票品种、名称的目录。

报纸免费寄出一段时间后,那些集邮爱好者开始回信,并希望通过卢先生代购一些邮票。赚钱的机会来了。

可是当时他已经没有钱投入邮票购买了。他只好冥思苦想,寻找新的解决方法。

他找到一位大邮票供应商,并与这位邮票商签订了两万元的邮票合同。但合同约定,先只交10%的定金,剩下的在两个月内付清。这样没多久,卢先生就做了3万多元的生意。到了1989年,《南华邮报》又改选了3万多份即拥有5万多个客户,邮票代购生意的月营业额已经达到30多万元。因为他的交易方式是“款到发货”,即都是利用别人的钱赚钱,因此十分稳妥可靠。由于他的影响和信誉,更多的集邮爱好者也都愿意与他打交道。

之后,卢先生承包了某协会的一个门市部,在邮局租了一个邮箱,慢慢做大。最终成为了中国大陆第一邮票代购商。

创业可以不需要大资本,也可以不需要后台或者关系,只要我们找一个好的方法,创造机会。我们还可以想办法“借鸡下蛋”,先以合理的代价换得母鸡,然后把蛋养成鸡,把用别人的钱赚来的钱变成自己的资本,最终逐渐做大做强,成就自己的事业。

成功是讲方法的。在生活中,几乎所有人都期望成功,但永远只有少数成功,就是因为只有少数人掌握了成功的方法,掌握了如何将方法在复杂多变的现实中实践的方法。简单地说,实现成功的方法有两个:赢利模式和执行策略。赢利的模式相对简单,而执行的策略则包括运营、管理、人际关系处理、自我控制等综合素质。

总之,有了好的方法,并想方设法实践它,就意味着成功将如期而至。

好方法是巨人的肩膀

方法本身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而产生的。但如果我们有了一个更高层次的方法,就会把自己的眼光抬得更高远些,使自己摆脱现实的小圈子的困扰,从而进入一个更高境界,以战略的眼光来处理目前的问题,让目前问题的解决成为实现长治久安、宏图大业的一个小步骤,使自己或公司有一个好的远景。

在解决一些经常困扰自己、却一时无力解决的问题时,就应该使自己跳出这个狭隘的圈子,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思考解决的方法。

自百事可乐在可口可乐不经意的时候迅速崛起后,这两家就一直你争我夺,各有输赢。20世纪80年代,古兹维塔当上了可口可乐的CEO。这时候,可口可乐的一部分市场已被百事可乐蚕食。怎样才能收复失去的市场,占领更大的份额?古兹维塔的下属都提议,把焦点集中在如何与百事可乐竞争上,千方百计与它争夺增长0。1%的新增可乐消费市场。

古兹维塔却不认同下属的做法,他问下属:“美国人一天平均的液体食品消耗量为多少?”

下属回答是14盎斯。

“那么,可口可乐在其中占多少?”古兹维塔又问。

“2盎斯。”

一听到这样的答案,古兹维塔便宣布:”我们的竞争对象不是百事可乐,我们需要做的是在整个液体食品市场上提高占有率,要占掉美国人液体食品中剩余的12盎司的水、茶、咖啡、牛奶及果汁等的份额。当大家想要喝一点什么时,就应该去找可口可乐。”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口可乐采取了一些新的竞争战略,如在每个街头摆上贩卖机。结果销售量因此节节上升,再次将百事可乐远远抛在了后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