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观点简单到让人几乎不好意思提出来,但实现远见总得由确定这个远见开始。对有些人来说这实在是太容易了。因为他们似乎生来就有一种远见卓识。而另一些人则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沉思、考虑才能获得这种本领。
如果你想成大事,就必须确定你人生的远见。你的远见不能由别人给你。如果那样就不是你自己的远见,你就不会有实现它的决心与冲动。远见必须以你的才能、梦想、希望与激情为基础,远见是了不起的东西,它还会对别人产生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当一个人的远见与他的命运不谋而合时。
第三,不管发生什么,做大事的长远规划都不能改变
实现自己的远见包含着必须选定一条个人发展的道路,并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以为自己可以从生活的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进步而无须改变自己,是在自我欺骗。人生的任何积极转变必定需要个人成长。
因为个人成长是实现自己远见的必经之路,所以你能定出的最具战略性的计划就是按你的远见来规划你的成长道路。想一想要实现理想你必须做些什么,然后确定你需要学习些什么,或参考一下别人的成长过程。
第四,做大事时要能舍小利益取大目标
所有梦想都是有代价的。为了实现你的远见,就要做出牺牲,其中必然涉及你其他的选择。你不可能一面追求你的梦想,一面保留着你其他的种种选择。
多种选择是好事,可以提供机会,但对于想成功的人而言,有时必须放弃种种小选择来交换那个唯一的梦想。
这情形有点像一个人来到岔路口,面临几种前进的选择。他可以选择一条能通往目的地的路,他也可以哪一条都不走,可是这样就永远达不到目的地。
第五,顶住各种压力,坚持自己做大事的积极态度
必须保持积极态度的另一个原因,是你肯定会碰到反对的意见。那些没有梦想的人是不会理解你的梦想的,他们觉得你的梦想不可能实现。他们会对你说,你的梦想一文不值。或者即使他们明白到它的价值,他们也会说,这是可以实现的,但不会由你实现。碰到别人反对时,你不必惊慌,而应有思想准备,抱着永不消沉的积极态度。
做大事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而是一件非常有挑战性的抉择。在你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的时候,你成大事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大。现在只需要你放弃一些蝇头小利,把目光盯在远方,迈动你的双脚。如果都准备好了,你就可以朝着自己的远见行进了。
男人若想出人头地,就要放弃短识,把目光盯在远方。
4.穷人最缺少的是“野心”
作为男子汉,尤其是青年男子汉,是不能没有远大志向的,古往今来的志士仕人们,无不是从青年乃至少年时就立下雄心壮志,并为之奋斗不已的。
到处都有平凡人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一跃成为成功人士的。成功的人各自有各自成功的道路,但是相同的一点是,他们都有一个值得自己去追求的目标,而这个目标它就来源于成功者心动的想法,心动的想法让他产生了对某个事物的兴趣和向往,进而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这个想法。
他们并非天生异类,而是跟大家一样都是平凡人,但他们达到了他们的人生目标!
巴拉昂是一位年轻的媒体大亨,以推销装饰肖像画起家。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迅速跻身于法国50大富翁之列,1998年因前列腺癌去世。临终前,他留下遗嘱,把他的4.6亿法郎的股份捐献给博比尼医院,用于前列腺癌的研究,另有100万法郎作为奖金,奖给揭开贫穷之迷的人。
巴拉昂去世后,法国《科西嘉人报》刊登了他的一份遗嘱。他说:“我曾是一个穷人,去世时却是以一个富人的身份走进天堂的。在跨入天堂的门槛之前,我不想把我成为富人的秘诀带走,现在秘诀就锁在法兰西中央银行我的一个私人保险箱内,保险箱的三把钥匙在我的律师和两位代理人手中。谁若能通过回答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而猜中我的秘诀,他将能得到我的祝贺。当然,那时我已无法从墓穴中伸出双手为他的睿智而欢呼,但是他可以从那只保险箱里荣幸地拿走100万法郎,那就是我给予他的掌声。”
遗嘱刊出之后,《科西嘉人报》收到了大量的信件,多数人寄来了自己的答案。绝大多数的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金钱。还有一部分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机会。另一部分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技能,还有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帮助和关爱。另外,还有其他一些答案,如,认为是漂亮,是皮尔·卡丹外套,是总统的职位……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巴拉昂逝世周年纪念日,律师和代理人按巴拉昂生前的交代在公证部门的监视下打开了那只保险箱,在48561封来信中,有一位叫蒂勒的小姑娘猜对了秘诀。蒂勒和巴拉昂都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野心”,即想要成为富人的“野心”。
古人云:“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这的确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在现实当中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相信命运,凡事听天由命;有的性格懦弱,做事依赖他人;有的没有责任心,不敢承担责任;有的惰性太强而好逸恶劳;有的缺乏理想,混沌度日等等。总之,他们给自己低调定位,遇事不敢独当一面,又不敢承担责任,不敢为人之先。一句话,就是不敢重用自己,被一种消极的心态所支配,甘心自轻自贱。这种心态是一个人进步的最大障碍,成功的大敌。
一个人要想成大事,有所成就,就要敢于重视自己,给自己高调定位,要敢于承担责任,勇于独当一面,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决心,敢于排除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敢为人先。有雄心成大事的人心中只有一种信念:别人能做的,我也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我还能做到。
中国有句古语,叫作取法乎上,而得乎中,取法乎中,而得乎下。意思是说,目标定在上等,仅能取得中等的成绩,目标定在中等,仅能取得下等的成绩。这的确是古人科学经验的总结。
历史上这样的事是很多的,如楚汉相争时期的蒯通劝说韩信反汉,阎忠游说皇甫嵩背弃东汉王朝,冯衍劝导廉丹反叛王莽,都是典型的力争。被劝的三个人都没有听从建议,甘心情愿走向危险与死亡,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就如同范晔所说:“人的事业假如窘迫困顿,那么他就极少顾虑自身的性命;人要是生活安逸顺利,那么他对自身安危的顾虑便越来越多。登高却不害怕的人是那些被罚的刑徒;不去坐在屋檐下,担心被瓦片砸伤的人是千金之子。”
顺利的时候就只求安逸,穷苦的时候就图谋变革,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当时那三个人中有的已是南面称孤为王了,有的已是达到将相的权位,但他们都只苟求自身的安逸享乐,不去考虑那丰功伟绩。他们不知道权势地位越高便越易被人猜疑,越会产生祸患,不知道自己的威势达到与君主相当的地步时便会产生祸乱。他们的权势已经被猜忌了,但却不能丢掉权势来逃避祸患;他们的势力已经与主上齐等了,但却不能自损实力来保全福分。他们都只因迟疑徘徊、犹豫不决而导致灭亡,遭遇如此的祸害就是因为怜惜保全自己的性命,结果反而带来了惨痛结局。正如谚语所说:“心死则生,幸生则死,若是抱有必死的心理倒会存活,若是只有侥幸存活的心理反会必死无疑。”
曾被刘秀封为胶东侯的贾复说:“若是谋求尧帝、舜帝那样的事业,即使不能达到,也可以成就商汤、周武王那样讨桀伐纣的功绩;若是谋求商汤、周武王的功业,即使不能达到,也可以取得齐桓公和晋文公那样的霸业;谋求齐桓、晋文的霸业要是不能达到,也还可以成就像战国诸侯割据一方那样的事业;或是划定自己的国界,想割据一方以求自保,以上要是都做不到的话,就只有像六国一样灭亡了。”
只有远大的目标,才会有崇高的意义,才能激起一个人心中的渴望。戴高乐说:“眼睛所看着的地方就是你会到达的地方。惟有伟大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决心要做出伟大的事。”教田径赛的老师会告诉你:“跳远的时候,眼睛要看着远处,你才会跳得更远。”
重量级拳王吉姆·柯伯特有一回在做跑步运动时,看见一个人在河边钓鱼,一条接着一条,收获颇丰。奇怪的是,柯伯特注意到那个人钓到大鱼就把它放回河里,小鱼才装进鱼篓里去。柯伯特很好奇,他就走过去问那个钓鱼的人为什么要那么做。钓鱼翁答道:“老兄,你以为我喜欢这么做吗?我也是没办法呀!我只有一个小煎锅,煎不下大鱼啊!”
你也许觉得好笑,可是亲爱的朋友,让我提醒你,正在说话的正是你和我啊!很多时候,我们有一番雄心壮志时,就习惯性地告诉自己:“算了吧,我想的未免也太迂了,我只有一个小锅,可煮不了大鱼。”我们甚至会进一步找借口来劝退自己:“更何况,如果这真是个好主意,别人一定早就想过了。我的胃口没有那么大,还是挑容易一点的事情做就好,别把自己累坏了。”
如果你是一个学生,只为分数而学习,那么你也许能够得到好分数。但是,如果你为知识而学习,那么你就能够得到更好的分数和更多的知识;如果你为做生意而努力,那么你可能会赚很多钱。
但是,如果你想通过做生意来干一番事业,那么你就有可能不仅赚很多钱,而且会干一番大事业;如果你只为薪水而工作,你有可能只能得到一笔很少的收入。但是,如果你是为了让自己成功而工作,那么你不仅能够得到可观的收入,而且你还能得到自我发展。
记住:设定目标有一个重要的原则,那就是它要有足够的难度,乍看之下似乎不易达成,可是它又对你有足够的吸引力,使你愿意全心全力去完成。当我们有了这个宏大的目标,若再加上必然能够实现的雄心,那么就可说成功了一半。
5.寻找适合自己的目标
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生也就是在这种不断变化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终极目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