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大唐狄公案 断案集 > 第六十四章 寻根溯源(第1页)

第六十四章 寻根溯源(第1页)

在洛阳城的某个阴暗角落,武三思的秘密府邸中,烛光摇曳,映出三人鬼祟的身影。

武三思、来俊臣和索元礼正围坐在一起,密谋着如何阻止狄仁杰揭开军粮失窃案的真相。

武三思眉头紧锁,率先打破沉默:“狄仁杰如今紧咬着此案不放,若让他查出真相,我们都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来俊臣那狭长的脸上闪过一丝阴狠:“大人莫急,下官已有一番盘算。

我们可先从狄仁杰身边的人脉入手,暗中挑拨他与旧友的关系,让那些原本可能为他提供帮助的人对他避而远之。”

索元礼摸着下巴,沉思片刻道:“此计虽妙,但还不够。

我们需设法让他在朝中孤立无援。”

武三思微微颔首,目光中透着狠辣:“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索元礼压低声音道:“大人,我们可以散布谣言,说狄仁杰查案并非为了朝廷,而是为了个人私利,妄图借此案重振自己的权势。

如此一来,朝中那些观望之人必然对他心生戒备。”

来俊臣眼睛一亮:“妙哉!

我们再安排一些人伪装成百姓,在街头巷尾议论此事,让谣言迅速传播开来。”

武三思嘴角上扬,露出一丝奸笑:“不错,与此同时,我们要在他的调查过程中制造更多的障碍。”

来俊臣凑上前:“下官想到一计。

我们可以在军中收买一些低级军官,让他们故意在狄仁杰询问时提供相互矛盾的信息,扰乱他的思绪。”

索元礼接着说:“还可以在军粮仓库的证据上动手脚。

比如,偷偷调换一些关键的物证,或者在原有物证上做些伪装,让狄仁杰得出错误的结论。”

武三思点头表示赞同:“很好,另外,派人密切监视狄仁杰的一举一动,只要他有任何与外人接触的迹象,立刻想办法破坏。”

来俊臣阴森地笑道:“大人放心,下官定会安排妥当。”

索元礼又道:“我们不妨在狄仁杰的家人身上做文章。

找个由头,对他的家人进行刁难,让狄仁杰分心担忧。”

武三思眼中闪过一丝狠绝:“就这么办!

务必让他自顾不暇。”

洛阳城中,狄仁杰正在府中为军粮失窃案的重重谜团而苦思冥想。

此时,一封来自朔州的书信送到了他的手中。

寄信人正是娄师德。

狄仁杰拆开封口,仔细阅读起来。

信中,娄师德详细描述了李进和赵佑的弃暗投明,并告知狄仁杰,他们提供了有关陈泰祖史丽杰和赵幼陷害忠良、贪赃枉法的重要口供。

此外,娄师德还随信寄来了一块特殊的绸布。

狄仁杰拿起绸布,只见上面绣着一句诗:“洛阳城中月,朔州塞外风,忠奸终有辨,善恶自分明。”

狄仁杰凝视着这句诗,陷入了沉思。

他在书房中来回踱步,手中轻轻摩挲着那块绸布。

“洛阳城中月……这洛阳城自然是指当下这纷繁复杂的局势,而朔州塞外风,难道是在暗示这案件的关键与朔州有关?”

狄仁杰喃喃自语道。

他继续思索着:“忠奸终有辨,善恶自分明。

这是在表明真相终将大白,可这其中的线索究竟藏在何处?”

狄仁杰重新坐回桌前,提笔将这句诗抄写下来,逐字逐句地分析。

他突然想到,“月”

和“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