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作坊,就是一个无人问津寂寂无名的破、烂、小三样齐全,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五金小作坊。
有风不能挡风,有雨还不能避雨,更出不了什么惊世骇俗的五金制品大器。
除非哪一天,小五金作坊因尹德芳五金技艺名满全球,这个小镇因此而名声大噪,这个小镇也跟着尹德芳的顽强崛起而崛起。
不过,这个遥远而深刻的问题,尹德芳从来没有考虑过,也不会想到有这么一天。
十多年后的某一天,他也不会想到,这里竟然成了众人膜拜朝圣的全国五金工匠技能大师工作室崛起见证地。
也许若干年之后,这里也就成了某某名人故居。
小山村的清晨,寂静无声。
只有那些林间那些鸟儿,唱着婉转动听的歌曲,还有山间飞流直下的溪涧瀑布响声,一直陪伴着他捶打五金器具发出的单调的叮当声。
辞去公职,从事这艰难而繁杂的银壶工匠事业,自己打碎了牙,也只有往肚里吞。
可以这么说,银壶的工艺制作难度和繁琐,远远超出了尹德芳的想象,几乎快要颠覆了他想要做一名大国工匠的梦想。
倔强的尹德芳,他不想服从命运的安排,一定要把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他暗暗地安慰自己:失败了不可怕,失去信心才可怕。
我就不信邪,韩国人造得出一把漂亮的工艺银壶,难道我大中国就没有这样的人才了?
他内心里发出震天的怒吼:不,我要向全世界的人证明,我尹德芳将来一定能造出精美绝伦的工艺银壶。
一名普通的工匠,精准的判断,耐心,细心,韧劲等缺一不可。
这也是对每一个工匠的基本要求。
一名优秀的工匠,除了需要手劲,需要慧眼,需要艺术天赋,还需要工匠精神。
一名顶尖级的工匠大师,脑中有形象,胸中有乾坤,手中有活计,眼里有温度。
还需要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深层次思考。
一片造银壶,工艺难度最高,制作过程最考究。
考研尹德芳的东西很多。
尹德芳起步较晚,又是一个人在家闭门造车,想要造出一片造的工艺银壶,确非易事。
尹德芳需要真正的银匠师傅手把手教,而尹老爷子,又不擅长打造银器。
虽然他心中有诸多的工匠经验和实际锻造技艺,但是老爷子属于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面对儿子一次次的失败,尹老爷子也是爱能莫助。
知子莫若父,虽然手艺上的确帮不上儿子的忙,尹老爷子年轻时候也有梦想,他不想儿子也如自己一样窝囊一生。
在没有任务的闲暇时间,尹老爷子偶尔也读读历史,众所周知,读史使人明智。
尹老爷子知道,历史上的很多大人物,他们含着金钥匙出生,获得祖上荫庇,子孙可以继承祖业,注定一辈子大富大贵;
有些人,出生贫民家庭,一出生就背负一生的巨债。
作为一名小工匠,他没有太大的抱负,只要能够养家糊口,就非常满足了。
当一名工匠并不低人一等,也不可耻。
相反,这是一种工匠精神的传承。
当下这个国度,太需要热爱银壶技艺而不求名求利的非遗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