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寸德光这个销售逻辑,那也不成啊。
一把工艺银壶,如果不讲究工艺价值。
按照普通的银壶制作套路,销售套路,对于工艺银壶来说,将会是灭顶之灾。
这门古老的一片造工艺银壶技术,就是需要慢工出细活,要精益求精,每一件作品,都要当做精品来打造。
听了师兄寸德光的一席话,尹德芳陷入了沉思。
现实和理想,总有矛盾。
如果一名银匠,眼睛里只有钱,没有艺术,估计这条路走不远。
尹德芳选择做一片造工艺银壶的初衷,就是要学到这门古老技艺的精髓,然后精心打造工艺银壶,他要把每一件银壶,都打造成精品,珍品。
尹德芳为了一个梦想和自由,一头扎进银壶的世界;寸德光为了爱情和梦想,一头扎进银壶的世界。
虽然二人全身心沉浸在银壶世界的目的不同,但殊途同归。
都拿出自己全部的力量,心血和智慧,以及银壶制作技艺技法,都暗暗地铆上劲,似乎要在制作银壶的技术上一比高低。
作为师傅的寸祖仁,他看到此情景,心里最为高兴了。
废掉一个不争气,没有格局没有品德的徒弟罗震廷,现在看来,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
学艺之人,应该德艺双馨。
首先是德,然后才是艺。
即使工艺技艺水平再高,如果德和艺不配位,德坏了,就毁坏了银匠工坊的声誉。
银匠大师寸祖仁觉得是清理门户的时候了,他想把罗震廷正式开除。
于是,他把所有的银匠学徒工和工作人员集体召集在一起,决定召开一次警示大会。
就在师傅寸祖仁知道那件事——即罗震廷指示自己的小徒弟,毁坏工艺银壶的破洞事件。
罗震廷已经感觉到了他自己的危机,他估计自己有可能被师傅寸祖仁扫地出门。
不过,在那段时间,师傅寸祖仁却没有追查这件事来龙去脉,因为那时主要为了赶工期,完成银匠工坊的订单为重。
罗震霆觉得有人向师傅告密,没有脸面继续待在师傅的银匠工坊,他已经不辞而别,早已离开寸祖仁大师的银匠工坊。
至于罗震廷的去向,谁也没有打听,毕竟这样的事情少打听为好。
知道得越少越好,免得引火烧身。
因为师傅寸祖仁怪罪下来,那是吃不了要兜着走。
自从大师兄罗震廷离开之后,工坊的所有银匠学徒和工作人员,谁也没有再提罗震廷这个名字。
因为在师傅寸祖仁的耳朵里,他认为这个名字,玷污了自己工坊的名声,这是忌讳的三个字。
众师弟学徒工,眼见大师兄罗震廷起高楼,眼见他塌房,眼见他离银匠大师之路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