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德芳遵师嘱,第二天一大早,他和往常一样,起了一个大早。
开始打扫工坊的为生,劈柴生炉火,准备打造在云南的第一把一片造银壶。
他信心满满,他相信自己打造的银壶能够通过寸祖仁大师的测试,顺利当上寸祖仁大师的徒弟。
把寸祖仁大师的银壶制作技艺的精髓学到家。
然后回到浙江,开自己的银匠工坊。
他到底能不能通过寸祖仁大师的测试呢?每一个人的标准不同。
一般工匠注重的是银壶的质量,对艺术性要求不是很高。
但银匠大师寸祖仁的标准肯定不一样,既讲求质量,也要求较高的艺术性。
尹德芳如果知道银匠大师寸祖仁的银器店开遍商场,机场,景点的话,即使师傅寸祖仁不收他为徒,他也要死皮赖脸的待在师傅的身边学艺。
寸祖仁大师的银器店能够火爆的原因背后,是寸祖仁大师强大的专业能力和一丝不苟的匠人精神。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民间工艺美术大师”
,绝对不是盖的。
“乡土拔尖人才”
,“省民族民间高级美术师”
,“著名手工艺大师”
,诸多大学的客座教授,各种政府称号多如牛毛。
他也非浪得虚名,各种银器设计,获得国家专利无数,并多次获得国家和国际金奖,而且的作品还被当做国家的国礼赠送给外宾,他就是实打实的技术大牛,银器界的顶流存在。
他的要求肯定非常高,想要通过,估计没有那么容易。
不过,任何一种技术或艺术,达到一定的境界,都是可以辨识的,都可以被认可的。
看到一把精美的工艺银壶,虽然说不出一二来,但看壶身造型饱满,圆润,提梁弧线优美,壶盖和壶身严丝合缝,壶把大小适度,花纹錾刻精美。
即使普通的使用者,也有一定欣赏和鉴赏水平,肯定会赞美不已。
尹德芳撸起袖子,刚好把炉火点燃,然后用鼓风机准备把炉火吹得更旺。
此时,尹德芳的师兄罗震廷正好带着一帮徒弟来到工坊制作间。
看到师兄罗震廷来了,他起身向师兄罗震廷和诸位师兄们打招呼。
罗震廷拉着自己的师弟们,向尹德芳一一介绍。
望着自己这些师兄们一张张稚嫩的脸,有的嘴上连一根胡须都没有,尹德芳有些无地自容。
除了大师兄罗震廷和自己的年龄相仿外,其他的所有师兄,年龄都比自己年轻多了,最大的也不过十七八岁。
常言道:学艺要趁早。
自己学艺太晚了,自己年龄比这些师兄们大太多,不过,尹德芳还是恭敬地向这些稚嫩的师兄问好:“师兄好!”
罗震廷也是银器制作技艺的高手,他是一个直肠子,正直而性格直爽粗犷,不会来一些弯弯绕绕的人。
虽然经常吃亏,但在他心里,吃亏就是福!
在新来学徒尹德芳师弟面前,他也不藏着掖着。
他想直接给尹德芳示范怎么打造银壶一片造。
这不是卖弄和炫耀,他是想尹德芳早点掌握这门古老的银壶一片造技术。
“这样,你烧炉子,拉风箱。
然后在旁边打打杂。
我来给你示范一下怎么做一把漂亮的工艺银壶。”
尹德芳一听,急了,寸师傅的话还在耳边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