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观道长车通德师傅的引荐下,福松涛顺利进入广慈寺。
广慈寺,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刹,以民间匠人精美的木雕工艺和卓越的造像工艺著称。
广慈寺位于丹霞地貌的方岩山上,是著名的祈福圣地,香客来自四面八方,香火常年繁盛,是求子求赫灵之地。
方岩仙山的山巅和庙里,都供奉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的千年名官——胡公胡则的大帝像。
当地人亲切地称呼胡则为胡公大帝,还举办一年一度的10岁上方岩的固定节日。
节日那天,繁盛如斯,人山人海,锣鼓喧天。
由此可见,当地百姓对胡则有多敬仰和多么的感恩。
福松涛进入广慈寺,他也是大开眼界,增长了许多见识,能够在这香火繁盛的寺庙里修行,真是幸运至极。
广慈寺是名古刹,当地贤能之士,早已捐款把这里修葺一新。
这里不再需要新来的居士劈砖修墙,福松涛便有更多的闲暇和精力研究绘画技法、书法和茶艺。
他每天的功课,除了劈柴,生火做饭,就是和师傅以及师兄弟们打坐,参禅,悟道,绘画,打扫寺庙,学习经文,研究茶艺,看日出日落,静听山里鸟雀鸣叫,观察寺庙内的一切事物,或者给信男善女讲佛法、禅宗。
讲累了,画累了,开始休息。
慢条斯理地洗茶壶,选自己最喜欢的茶杯,洗净,清理茶几上的杂物。
茶器,用抹布擦得一尘不染。
他就从后山的古井里打来清甜的山泉水,担着寺庙里的木桶,挑着满满一担水,走在鹅卵石铺就的石板路,倒进寺庙僧房里的纯石头打造的储水石缸。
用木瓢一瓢一瓢地向茶壶里舀水,待水位漫到合适的位置,盖上茶壶盖,然后生火煮茶。
用柴火煮茶,静坐炉边,向炉子里添加些木柴,看燃烧正旺的红色火焰跳动,听柴火发出噼里啪啦自带节奏的音乐;看白色的雾气从茶壶细小的盖孔和茶盖边沿升腾,茶水沸腾的声音和茶盖因水沸腾跳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此时此刻,天地万物皆寂寂无声,只有他自己的心跳和这些声音同频共振。
等水烧开之后,就在居室里冲泡一壶清茶,小憩一会儿,洗净尘世和内心一些不需要的多余的东西。
这种慢生活节奏,让福松涛非常享受。
他毕竟是来自闽南的才子,福松涛对茶艺非常讲究。
茶艺讲究六美:人、茶、水、境、艺,缺一不可。
这里面蕴含深厚的美学,自古以来,禅茶一道。
讲究生活的艺术,宋人达到巅峰。
他非常喜欢宋韵文化,他也时常学着古人,认真选茶,识茶,品茶。
当然,茶器也要精心选择,毕竟是茶艺的载体。
生活即美学,多维度的提升生活品质,宁缺毋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