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肯定是够了。
知道贾芸的新动向之后,最顶尖的勋门都会动心。
忠顺王也笑了,说道:“宗室女你别想了,你这等要做大事的不宜尚主。”
贾芸当然点头。
开玩笑,驸马都尉也就和伯相等,还不准做官,不准有实权,不是破落户,哪个男的愿当驸马?
一辈子没有实权就算了,纳妾也受限制,平时还不知要受多少气。
“景和一脉武勋不可,在朝的景和旧臣文官家族也不可。”
忠顺王也是有些头疼。
这么一算,只能娶四王八公一脉的?
这也不太好。
原本贾家和这些开国武勋家族绑的太深,所以从太宗到景和朝,其实一直是在限制贾家。
当时的贾家多名族人在军中效力,开国两国公,后来又有一国公,一节度。
论声势还在现在的赵国公府之上。
被忌惮打压是很正常的事。
好不容易把贾家压下去,现在又发觉压的太狠,局面失衡。
这也是贾芸能得到扶持的原因之一。
勋臣集团最好是有多个利益集团,彼此争斗,但又斗而不破,这才是最好的状态。
所以贾芸这个后起之秀,也不宜和开国一脉的哪家勋贵牵扯太深。
忠顺王嘴角扯了扯。
这小子,婚事也不容易啊。
“罢了,还有一段时间,容本王和皇兄替你慢慢物色吧。”
这么一说就是要赐婚。
女方没得推,男方也一样没得推。
没听说赐婚还有推辞的。
忠顺王为难,贾芸也是无奈。
他总不能说自已相中的是黛玉,宝钗,宝琴,湘云,可卿,还有那些丫鬟……
说出来,忠顺王怕不要动手打死他。
想的美!
这个只能位至王公之后再考虑了。
按制,亲王有一正妃,两侧妃,还有贵人若干人。
郡王是一正妃,一侧妃,贵人若干。
国公可有一名国夫人,一位侧夫人,如夫人若干人。
若贾芸获封国公,娶一个金钗为国夫人,一个侧夫人,丫鬟为如夫人,皆大欢喜。
若得郡王,一正妃一侧妃,还有贵人若干,这个位份,安排金钗绰绰有余了。
宝钗进京,无非也就是想入宫,初入宫,能得昭仪之类的女官就不错了,贾元春入宫多年,还是天子想拉拢贾家才给的机会。